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Toggle navigation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
主選單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七章 兩蔣統治時期」目錄
MarkDown
5-2 蔣介石盜取黃金
1. 中國淪陷
1-1 中山艦事件
1-2 四一二事件
1-3 反共明星
1-4 打倒新軍閥
1-5 中原大戰
2. 蔣介石的特務組織
2-1 財政部長宋子文
2-2 蔣介石特務組織
2-3 五次剿共
2-4 日本之侵略&西安事變
2-5 對日抗戰
2-6 貪腐的蔣宋孔家族
2-7 共產黨興起
3. 臺灣接收
3-1 臺灣「金銀島」
3-2 被出賣的臺灣
3-3 財產接收
3-4 臺灣工業破壞
3-5 整肅臺灣舊勢力
3-6 二二八前夕的臺灣
4. 二二八事件
4-1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4-2 國民黨重施故技
4-3 「三十二條要求」
4-4 臺灣黑名單
4-5 臺灣共產黨
4-6 撒退前的臺灣
4-7 蔣介石當選總統
5. 中國國民黨軍事失敗
5-1 頒佈戒嚴令
5-2 蔣介石盜取黃金
5-3 黃金運送
6. 蔣介石來臺
6-1 蔣經國的政工班
6-2 美援臺灣
6-3 韓戰爆發
6-4 美軍司令麥克阿瑟
7. 兩蔣統治體制
7-1 臺灣地方自治綱要
7-2 三七五減租
7-3 懲治叛亂條例
7-4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7-5 八二三砲戰與白團
7-6 整肅吳國楨
7-7 孫立人兵變
7-8 國家安全局
7-9 海外台獨組織
7-10 《自由中國》
7-11 臺灣大眾幸福黨
7-12 共同安全法
8. 蔣經國統治下的臺灣
8-1 臺灣的經濟成長
8-2 臺灣新興的中小企業
8-3 蔣經國接班
8-4 紅葉少棒隊
8-5 臺灣退出聯合國
8-6 臺灣「增額選舉」
9. 臺灣黨外運動
9-1 新一代黨外
9-2 中壢事件
9-3 美麗島事件
10. 臺灣地方派系與黑金
10-1 臺灣北部地方派系
10-2 臺灣南部地方派系
10-3 屏東與高雄市地方派系
11. 臺灣本土文化
11-1 外來的中華文化
11-2 兩蔣後期臺灣文化
11-3 臺灣宗教迫害
11-4 蔣介石逝世
12. 繼任的蔣經國
12-1 臺灣關係法
12-2 作票的國民黨
12-3 臺灣工商業發展的障礙
12-4 黨營事業
12-5 獨裁蔣經國
12-6 美國「江南案」
13. 變革的蔣經國
13-1 黨外三君子
13-2 臺灣環保運動
13-3 臺灣民主進步黨
13-4 解除戒嚴
13-5 臺灣人蔣經國
6. 蔣介石來臺
第七章 兩蔣統治時期 ========== 吳嵩慶到底是什麼人,詹特芳接著介紹:
「吳嵩慶是浙江省海縣人,法國巴黎大學畢業,由於懂外語,抗戰時曾在航空委員會搞過秘書、財務處長等職務, 這樣就與侍從室及宋美齡等拉上了一點關係,以後在中訓團高級黨政班受訓。 總之,吳是一個內線的人,對外沒有什麼太大的名氣,地位也並不算高, 但是他卻可以通過侍從室的關係,與蔣本人搭上鉤,當然也決不會為桂系(李宗仁)拉去。 蔣規定:所有這些硬通貨,全部由蔣本人親自掌握,吳對蔣個人負責, 有關開支調運及分配等事項報告,直接送蔣本人親批,不由任何人轉,發款一定要見到蔣本人親筆批條,才能辦理。」
至於詹特芳如何與這批黃金有關,他說: 「這時我已當上吳的中校機要秘書,因為我是他從湖北帶來的親信,自然對他忠心耿耿,唯命是從, 由於我在中央方面,交往不多,保密方面,他比較放心。 自吳接管這批黃金、銀元後,我便理所當然地成了他的忠實助手,至於具體任務,主要是繕寫對蔣的報告。 對蔣的報告,跟一般的報告不同,必須是正楷大字,不能簡寫橫寫,更不能用 123等阿拉伯字; 必須是提綱式的,否則他就不看。除此以外,那就是經管吳與蔣侍從室的一本專用密電碼本了。 來往電報,不經譯電室由我直接翻譯。 由於這些工作關係,使我逐步了解一點蔣介石核心裏的內幕及黃金、銀元的盜用情況,分述如下: \--------------------------------------
1、**外幣**:約合 8,000萬美金(這個數字,我是聽吳嵩慶口頭談的,具體情況,我不清楚,因外幣提出後,馬上交給臺灣銀行了。) 2、**黃金**:中央銀行原報告有 90萬兩,經過這次徹底核對,實存 92萬兩,多出 2萬兩, 絕大部份是金塊,每塊 10餘斤至 20餘斤不等,塊面刻有成色及重量等字樣。 另外還有黃金 4,200餘兩,據說是蔣介石私人存的, 為了便於記載,我們將它立為專戶,稱為特種黃金存款,而黃金實物仍混在一起。 這本來是個掩耳盜鈴的事,蔣介石自取得國民黨的統治權後,早已化家為國,進而化國為家了。 如這次他一下台,馬上就將中央銀行的全部黃金、銀元及外幣提走,這是根據銀行規定的哪一條? 歷來蔣批發的不少私人贈款,還不都是由國庫中以金銀支出的嗎? 3、**銀元**:約計 3,000萬元。 以上這些人民血汗,經由吳嵩慶以軍費名義全部提走後,其中黃金及銀元用了 1艘海軍的兵艦, 由上海運到廈門,在廈門存放了一個時期,又移至臺灣。 當時具體負責這件工作的人,有財務署收支司副司長董德成,總務科李光烈等, 但他們都是臨時抽調的,有的人可能還不知道其中的內幕。」
對黃金去處詹特芳又爆料說:「提出以後,蔣介石一方面大發金圓券,一方面對於一些較可靠的部隊,或認為必須應付的單位或個人,適當給予一點黃金或銀元,如廣州、重慶、成都、蘭州、天水、漢中等地,都分有一點,甚至連長沙、昆明也準備分配一少部份(後來因程潛、盧漢等態度不明未運)。 具體怎樣給,給予誰,當時連吳嵩慶也不太知道,都是蔣介石或侍從室,即以後的總裁辦公室,與那些受款人談妥後,通知吳嵩慶照辦。我們當時就是將黃金、銀元運至接收處(有時運至機場),對方馬上有人來領。 至於一般軍費,還是照財務署原來規定辦理,反正有的是紙幣。 可是戰局發展太快了,一個計劃還未實施,又做第二個,第二個剛剛開始,情況又不對了。 有的地方,僅僅運去一半,中途又停止。 加上蔣介石那時背到倒灶,手長衣袖短,老底子就這麼一點點,用一個少一個。 美國自南京撤還顧問後,整天都叫著,要直接援助到地方兵團,所以蔣也慌了手腳,一件事三反四覆,沒有一個定準。 本來吳對蔣的報告底稿,大部份是由我保管的,後來因為變化太多太快,有的還是吳、蔣口頭決定的,我只好按吳嵩慶手中的筆記本來辦,有一次他大發脾氣,還罵我是飯桶。」 最後到底多少黃金來台,他結論說:
「1949年8、9月間,為調金銀事,吳嵩慶帶我乘飛機到臺灣去了 1趟, 在臺灣整整住了 1個月,那時吳的家屬已搬到臺灣去了,我住在臺灣後勤司令部內,也就是金銀存放的庫房內。 當時金庫總負責人是王逸芬(臺灣收支辦事處主任),另有兩個保管人,姓名我忘記了, 他們 3人都是蔣介石侍從室的親信。 截至 1949年解放前夕,我將帳據報告底稿交吳為止,臺灣尚存黃金22萬兩。 吳手中存有黃金 7塊約 2,000兩,這 7塊金塊,是吳逃離重慶時,我同他親自搬到他小貨車上的。 至於臺灣所存銀元,已經全部交給海軍了。」
(二九九) 蔣介石當時運來黃金共22萬兩,折合不足二千萬美元,這是實際情景。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