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Toggle navigation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
主選單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八章 臺灣本土政權時期」目錄
MarkDown
4-3 拉法葉艦事件
1. 李登輝崛起
1-1 蔣經國栽培
1-2 李登輝繼位之爭
1-3 國民黨內新勢力
1-4 閣揆俞國華
2. 解嚴後的黨外運動
2-1 臺灣國名
2-2 天安門事件
2-3 民進黨內鬥爭
2-4 二月政爭
2-5 萬年國代
3. 李登輝總統
3-1 治安閣揆
3-2 國統綱領
3-3 中共武力威嚇
3-4 臺獨黨綱
3-5 郝伯村辭職
3-6 臺灣加入聯合國
3-7 貪婪之島
3-8 新黨
4. 蛻變中的民進黨
4-1 李登輝情結
4-2 黑金政權
4-3 拉法葉艦事件
4-4 亞太營運中心
5. 總統直選
5-1 一九九五年閏八月
5-2 WTO與APEC
5-3 國民黨繼位之爭
5-4 香港回歸
5-5 亞洲金融風暴
6. 戒急用忍政策
6-1 柯林頓對臺政策
6-2 兩岸談判
7. 兩國論
7-1 臺灣安全加強法
7-2 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
7-3 獨派質疑
7-4 臺灣的災難
7-5 總統候選人救災
8. 陳水扁當選總統
8-1 政黨輪替
8-2 中共武力攻台
8-3 台海戰力分析
8-4 民進黨執政
9. 陳水扁「四不一沒有」
9-1 開放大陸投資
9-2 高科技外移
10. 臺灣的社會問題
10-1 兩岸三通
10-2 廢核四與公投
10-3 農漁會整頓
11. 臺灣兩岸局勢
11-1 臺灣軍購案
11-2 自衛人衛
11-3 伊拉克戰爭
12. 貪腐國民黨
12-1 本土派黑金
12-2 臺灣立法院
13. 百萬人護臺運動
13-1 臺灣財政問題
13-2 新十大建設
13-3 捐地節稅
13-4 優惠存款改革
5. 總統直選
第八章 臺灣本土政權時期 ============ 67年(
1978
)大陸開放後,使得臺灣與香港的貿易額,突然暴增。 當時國貿局長蕭萬長研判,應屬轉口大陸的貿易居多。 由於當時臺灣堅持反共,任何與大陸接觸都可被羅織「匪諜」罪名,判處重刑,何況是嚴重的「資匪」。 故為保護臺灣廠商,於是利用被蔣經國召見機會,力陳香港「轉口貿易」的重要。 此事為蔣經國認同,經過國家安全局研究後,在 74年(
1985
),由行政院頒佈「轉口貿易三原則」,認同香港的「轉口」地位。 由於臺灣與大陸的轉口貿易日增,73年(
1984
)中英達成協議,決定在 86年(1997)使香港返歸大陸。 惟恐香港回歸大陸後,將對臺灣轉口貿易產生影響。 且世界各國對香港回歸後,能否維持原有經濟繁榮和民主,深有疑慮。 許多對共產黨無法信任的金融企業,紛紛遷出香港。 使得臺灣認為可利用此機會,吸納這些企業,取代香港國際金融地位。 於是在 84年(
1995
)開始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計劃。 所謂的「亞太營運中心」。換言之,就是擬在高雄,設立如香港般,可讓國際金融自由出入的「境外金融中心」。 臺灣原屬國內金融市場,如欲同時做為境外金融中心,除應有各種通訊、交通以及建築等軟硬體等齊全的設施外。 在傳統金融法下,也須另立與之不同的法律。 不受外匯管制、有優惠的甚或免稅的租稅制度,以及免提存款準備金及保險的法規。 重要的,還要有「民主法治」,以及公正的「司法制度」,尊重私有財產等可保障資金的安全。 亦即在臺灣傳統金融法外,另成立「境外金融特別法」,以協助境外金融在臺的安全。 然而這些看似簡單,卻非剛脫離獨裁,法治不足,示威不斷,仍舊蹣跚走路的臺灣可成就的。 何況整個亞洲,除日本外,還有新加坡有比臺灣更好的競爭條件。 越戰期間,因亞洲貿易量大增,美國希望在亞洲成立區域性美元市場,以便有效運用此地因貿易帶來過剩的美元。 因此期望在東京、香港和新加坡等選擇一地做為營運中心。 但後來因香港不願對海外通貨交易,免除利息所得稅。而日本也不願放棄外匯管制,只有新加坡接受。 57年(
1968
)新加坡應美國要求,在財政部底下設立亞洲通貨部門。 其經營的業務,除自由接受外國人的外幣存款外,也可貸款給區域外的個人或公司。 沒想到此部門設立後,全世界著名銀行,也紛紛仿效在新加坡設立亞洲通貨部門。 這些銀行不只為新加坡帶來大批美元存款,到 72年(
1983
)這些銀行總計已達153家。(二一九148頁) 因此緣故,雖說臺灣有設置「亞太營運中心」計劃,但礙於現實,在民主制度未健全,且司法仍籠罩在威權餘孽下,最後仍無疾而終。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