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Toggle navigation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
主選單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八章 臺灣本土政權時期」目錄
MarkDown
7-3 獨派質疑
1. 李登輝崛起
1-1 蔣經國栽培
1-2 李登輝繼位之爭
1-3 國民黨內新勢力
1-4 閣揆俞國華
2. 解嚴後的黨外運動
2-1 臺灣國名
2-2 天安門事件
2-3 民進黨內鬥爭
2-4 二月政爭
2-5 萬年國代
3. 李登輝總統
3-1 治安閣揆
3-2 國統綱領
3-3 中共武力威嚇
3-4 臺獨黨綱
3-5 郝伯村辭職
3-6 臺灣加入聯合國
3-7 貪婪之島
3-8 新黨
4. 蛻變中的民進黨
4-1 李登輝情結
4-2 黑金政權
4-3 拉法葉艦事件
4-4 亞太營運中心
5. 總統直選
5-1 一九九五年閏八月
5-2 WTO與APEC
5-3 國民黨繼位之爭
5-4 香港回歸
5-5 亞洲金融風暴
6. 戒急用忍政策
6-1 柯林頓對臺政策
6-2 兩岸談判
7. 兩國論
7-1 臺灣安全加強法
7-2 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
7-3 獨派質疑
7-4 臺灣的災難
7-5 總統候選人救災
8. 陳水扁當選總統
8-1 政黨輪替
8-2 中共武力攻台
8-3 台海戰力分析
8-4 民進黨執政
9. 陳水扁「四不一沒有」
9-1 開放大陸投資
9-2 高科技外移
10. 臺灣的社會問題
10-1 兩岸三通
10-2 廢核四與公投
10-3 農漁會整頓
11. 臺灣兩岸局勢
11-1 臺灣軍購案
11-2 自衛人衛
11-3 伊拉克戰爭
12. 貪腐國民黨
12-1 本土派黑金
12-2 臺灣立法院
13. 百萬人護臺運動
13-1 臺灣財政問題
13-2 新十大建設
13-3 捐地節稅
13-4 優惠存款改革
7-5 總統候選人救災
第八章 臺灣本土政權時期 ============ 臺灣解嚴後,國人開始習慣於每年選舉。每次選舉喧擾完沒多久,街頭又傳來下一個選舉聲。 86年(
1997
)台北發生林肯大郡倒塌二十三人死亡事件的「溫妮颱風」。 隔年桃園也發生震驚海內外,中外共二百零二人死亡,華航大園墜機的空難事件。 當年還有「芭斯比颱風」造成汐止嚴重水患。 雖然基督教以「上帝愛世人」,因為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彼此不應分貧賤富貴,故要「愛人如己」。 從清朝同治 4年(
1865
)開始,就有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Dr. James Maxwell)、甘為霖(Rev. William Campbell)、巴克禮(Dr. Thomas Barelay)等傳教士,將基督教傳入南臺灣。北部則在同治 10年(
1871
)由加拿大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傳入北臺灣。兩地傳教士雖來自不同國家,但到臺灣就以臺灣救難為己事,陸續在台南、高雄、彰化、台北等地,設立醫院、育幼院和孤兒院,到處的救濟貧寒。然而,基督教終因信仰人口不多,經費有限。以至於隨時代轉移,救濟工作有逐漸式微趨勢。 臺灣在 55年(
1966
)時遂有佛教慈濟功德會出現,以做「功德」從事貧寒救濟。 因其信仰講究「因果報應」,不僅佛教界有「貧寒是上輩業障報應使然」,故有不可干預之說,以及「你做功德,他欠業障」等各種非議之聲。甚至有人以為佛教「功德」意義何在,「功德」無非為抵「業障」而設,也就是為抵「罪」而有,故有「東方贖罪券」之稱。 然因信仰者多,累積財富甚巨,除開設電視台宣傳佛教。 也在天主教修女建議下,學基督教與天主教在各地蓋醫院,設置醫學院。 80年(
1991
)中國發生大水災,利用災區救助機會在中國發展, 93年(
2004
)底東南亞發生大海嘯,開始救濟當地居民。 甚至隨著臺灣移民到歐美,開始在歐美和紐西蘭等富有國家中發展。 感受到慈濟功德會救災動員的壓力,深知在苦難中,教會對百姓救助的責任。除了基督教原有救濟機構,為結合眾教會資源於災難發生能做立即性的救助,於是在桃園空難事件後,陸續成立像「救助協會」等機構。同時為深入災區做直接的救濟, 92年(
2003
)更成立了「福音為主,救濟為輔」,超宗派的「基督教恩友中心」,以教會名義完全投入臺灣救濟行列,接替災區後續的救濟工作,並在臺灣各地設立教會接濟貧寒,每日免費提供兩餐給貧寒,挽救很多瀕於自殺邊緣的人。 「恩友中心」與「慈濟」這兩個宗教團體,後來都成為國內研究宗教界貧寒救濟取樣的代表。 就在邁入公元 2000年前夕, 88年(
1999
) 9月 21日發生臺灣百年史上難得一見,芮氏七‧三級的「集集大地震」,這次地震帶來很大災害,傷亡數萬人,傾倒房屋數十萬棟,大樓 119棟。從嘉義以北一直到臺北,各地都傳出災情,災區屍橫遍野極需救濟。這場災害成為「千禧年」前,考驗有四百年歷史的臺灣,能否團結的關鍵。結果臺灣人真的表現愛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將救災物質源源運到災區。不只基督教包括佛教團體,還有許多社會團體,紛紛投入這個救濟行列。 可惜的是,從這次苦難事件,發現臺灣人實在很有愛心,不只踴躍捐款而且捐出的物質和金錢都很龐大。反而是接受捐獻的單位,不管是政府,或民間救濟單位,都有物質被扣留、私吞、錢發不出去的弊端。有些單位,甚至只能將這些錢,用在臨時搭建的組合屋,或倒塌的校舍等,政府該做的工作上,為政府省下可觀的重建經費。雖然還有很多受災戶,根本領不到救濟金,但這些多餘的經費,只要存在銀行,不挪為他用,隨著時間的消逝,也就乏人問津,成為不了了之的事,甚至成為黑道介入覬覦的對象。 擔任臺灣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長的李遠哲,對臺灣救災現象,語重心長的發表「跨越斷層」演講說:「災後幾個月來,地方派系與黑道在災區爭得很厲害,我們隨時可以看到臺灣『向上進』的力量,但也可以到處看到『向下退』的力量在同時對衡。」 又說:
「災後的臺灣,我們一方面看到很多愛心;另一方面不好的事也紛紛暴露出來,可說是『危機』與『轉機』互相拉扯。」
(一七八 275頁)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