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臺灣軍需工業

昭和 17年(1942)統計臺灣的電力用量,已達 34萬 6千瓩(一二五  222頁),工廠數達 8千 6百多家。而工業的生產價值也從過去的2億多圓,進步到昭和 17年(1942)的7億4千8百多萬圓(一二五  179頁)。短短 10年間增加 3倍,而臺灣當時的輸出為4億2千萬圓,輸入則為 2億 4千 7百多萬圓,每年可輸出收益 1億 7千多萬圓(一二五  187頁),工業開發成果不可謂不巨。

該年臺灣工業投資的比例,日本人佔 7成 4,臺灣人佔 2成 6。
而總投資額 1億 6千 8百多萬圓,又佔日本全國投資總額 3億 5千 9百多萬圓的 3成 2,日本在台投資可謂甚巨(一二五  212頁)。
而其間臺灣人的工資與日本人工資比較,若以化學工業為例,日本人技術較佳,每日工資為 2圓,臺灣工人則為 1.67圓(一二五  233頁),這是當時的情景。


昭和 16年(1941)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為了應付戰時需要,臺灣開始實施「企業整備」及「勞工統制」。
所謂「企業整備」是將效能不足及經濟不佳的企業予以緊縮或合併,同時增加國防重化工業,像化學工業、金屬工業、以及機械工業等的生產。根據統計,直到終戰昭和 20年(1945),臺灣重化工業的產能就佔全台工業產能的 26.4%,成為臺灣未來工業發展的主流。此時期可說是臺灣重工業大量建設的時期,故又稱為「重工業」建設時期。


而「勞工統制」則是因應戰時需要,增加國防生產。同時避免因為「企業整備」而關廠的工人失業、流失或重回農業,造成工業化損失。故要統制管理,將其調往機械業、化學業、金屬業等國防工業,以及製糖、製茶、食品等民生有關的工業。事實上,臺灣工業開發實屬不易,尤其是技術工人的培養。故對勞工統制的管理十分嚴格。


由於實施「企業整備」和「勞工統制」政策,使得工廠人數不僅增加,工廠的生產量也擴增。
可惜的是,由於對英美聯軍宣戰的結果,聯軍採取貿易抵制。
使得臺灣工廠產品,因此無法外銷。加上戰爭後期,美軍反攻,日軍節節敗退也斷絕原料來源。
最後美國封鎖臺灣,使來往於日台間的運輸因此中斷。
雖說日本曾為久戰準備,且為支援南洋日軍,在台屯積大量軍火及食品,
卻因此都無法運出,成為國民黨軍的戰利品,其量多少至今為謎?

可見當時的臺灣的工業早已是蓬勃發展,根據民國 35年(1946)臺灣銀行季刊創刊號,綱珊君所著「臺灣工業之特徵」曾對當時工業情況加以陳述:「民國 30年(1941)後,不但主要原料不足,輔助原料亦感不足,前途頗困難,生產受阻礙,製作率乃逐年降低。但另一方面,新設的工廠急激增加。僅就組織的公司言,除去 1940至 1942年, 3年間已解散的不計外,新設的工業公司約有 200所。臺灣的工業生產力,愈益增加。其結果製作率越發普遍低落,所以 1943年間的製作率,不過是生產能力的 30%。」(一二五  225頁)


而生產力只有30%的量到底是多少呢?
糖廠每日壓榨甘蔗量可達7萬噸,但每年僅能開工 63天, 420多萬噸左右約佔全部產能的 1/6。
稻米年產 150萬噸僅佔設備產能 250萬噸的 60%。臺灣製鋁每年 1千 2百噸佔產能 2千 4百多噸的 5成。
紙漿3萬噸佔產能 5萬噸的 6成。此外製碱,年產 7千噸為產能1萬噸的 7成。
水泥年產 30萬噸,但 4年前(1939)就可生產 36萬噸(一二五224頁)。
可見當時臺灣工業不管是國防工業或民生工業建設之發達。但這些建設卻在戰後,國民黨來台後就消失不見了。


為配合工業化發展,勞動力開始被統制,昭和 13年(1938)4月日本發佈《國家總動員令》並使該法適用於臺灣。
接著總督府在次年公佈《學校畢業者雇用限制令》、《國民職業能力申告令》、《從業者移動防止令》、《工資統制令》等使臺灣勞動力因此投入軍需工業。經過日本配合軍需,對台工業化的努力,使臺灣因此在昭和 15年(1940)因此改頭換面成為工業化地區。大正 8年(1919)臺灣的農業生產為工業化的 1.4倍,但到昭和 15年(1940)則相反,工業化產品反成為農產品的 1.4倍(二二34頁)。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