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中山艦事件

最後為取得黨內獨裁,必須鬥垮汪精衛。
15年(1926)3月蘇聯列寧死亡發生內鬥,蔣介石利用鮑羅廷回國之際,設計了稱受蔣介石命令駛往黃埔軍校的中山艦,事後反被蔣介石誣指準備加害他的「中山艦事件」。因中山艦長為共產黨員,蔣介石藉機率領黃埔軍校生發動奇襲,不僅逮捕軍校的政治工作人員,軟禁蘇聯顧問,並逼汪精衛「稱病」下臺,準備剷除共產黨在國民黨中勢力。然而要鬥爭汪精衛等人容易,但要鬥掉由蘇聯掌控的國民政府確不容易,何況當時若無蘇聯幫助,國民政府軍隊成為現代化部隊實不可能。

蔣介石意識到此,為解除蘇聯對「中山艦事件」疑懼並接收蘇聯對北伐軍援,蔣介石對急忙趕回廣州的鮑羅廷,不只頻頻以誤會道歉(一三七  268頁)。 5月為表明自己確為左派,開始對國民黨右派開刀,將有關人員解職,取消孫文主義學會,逼走胡漢民,以行動証實非右派,「中山艦事件」確是被逼下誤解,也基於個人專制作風。
為此,他特別向鮑羅廷解釋:「革命不專制不能成功。」(二四二163頁)。


蘇聯對蔣介石觀念則是,蘇聯共產革命得不到世界認同,早將中國的共產革命視為成就,對於捨國民黨合作另闢革命路線,曠日費時也不切實際,何況蔣介石有悔意,長子蔣經國在蘇聯。
取得蘇聯鮑羅廷信任及援助,蔣介石自此成為國民黨領袖。
4月被選為軍委主席。
5月上海貿易伙伴張靜江也被選為國民黨常會主席(一三七  264頁)。
民國 15年(1923)達成兵分兩路北伐計劃。


蔣介石從 11年(1922)毫無名氣隻身從上海到永豐艦陪伴孫文短短四年,15年(1926)已成北伐軍統帥,智慧確實過人。此外殘忍狡滑也是別人不及,甚至蘇聯都非對手,可從史稱「四一二事件」得知偳倪。當時北伐軍力遠不如北洋軍,適巧發生「五四運動」及「五卅慘案」,民間興起熱烈愛國情操。國共二黨遂以此做為民意歸向,發動遊行罷工為北伐軍前進鋪路。15年(1926)11月初攻下廣東(粵)、廣西(桂)、湖南(湘)、湖北(鄂)、山西(贛)、貴洲(黔)、福建(閩)七省以及武漢、英國租借的九江和漢口等地。


唯恐蔣介石獨裁,國民黨不只 9月召開中央及各省聯席會議,選出13人政治委員會,企圖替代蔣介石中常委主席及張靜江的國府主席地位。 11月底國民黨遷都漢口, 12月 13日組織臨時聯席會議選出徐謙為主席。蔣介石表面同意,卻於 16年(1927)1月聯合張靜江等人,在南昌召開中央政治第六次會議取消聯席會議,公開與武漢政府對抗。礙於軍需控制在武漢政府宋子文手中,幾經週旋,蔣介石表面軟化,卻埋下蔣介石凖備結合黑幫「槍桿子出政權」的奪權計劃。


國共利用工會遊行罷工癱瘓都市,絕對有利北代城市攻防。
15年(1926)10月,他們相信鮑羅廷支持的「左派將軍」,(二四二173頁)
對北伐上海的攻擊亦復如是,在蔣介石軍隊未到之前,他們早將計劃告訴蔣親信,期望配合攻擊上海。
不料到時蔣介石軍隊沒有出現,迎接他們的反是得到消息,重兵等候的孫傳芳部隊,上海共產黨員和廣大勞工遭受慘重殺戮(一三七  274頁)。

對蔣深信不疑的共產黨和勞工組織,又預期蔣部隊會在 16年(1927) 2月 22日攻打上海,為了癱瘓上海,三日前開始罷工。不料蔣介石仍在南昌任由成員遭受屠殺。共產黨終於了解不能倚賴蔣介石,最後在周恩來整頓下,配合五十萬人罷工遊行,以不到三千人取下上海。(二四二200頁)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