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蔣介石來臺

38年(1949) 4月 21日共產黨終於渡江南下,兩日後南京失守,美國大使司徒雷登返美,結束中國的大使任務。
5月 25日共軍攻入上海,蔣介石乘「靜江號」軍艦,逃抵達澎湖,不知臺灣是否安全,
等孫立人上機表示效忠,乘機往孫立人駐地的高雄,再探情勢轉來臺北,抵台不久對外發表:
「如我們 4個月內不返回上海,我將不成功便成仁。」(二四三   334頁)
為了不讓人嘰笑落草為寇,將居住的「草山」,改名為「陽明山」。


掌控兵權和財務的蔣介石 7月突率人馬至廣州,自任主席主持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提出自承失敗的「中國國民黨改造案」。未經代理總統同意反客為主佈置調兵,撤走堅守廣東的軍隊。
38年(1949)10月 1日中共在北京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並乘勝追擊,
隔日攻打舟山群島和廣州, 5日廣州淪陷,逼使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蔣介石本想重新部署西南保衛戰,無乃人心向背已成事實。
11月 29日在炮聲中蔣介石父子從重慶坐上「中美號」專機離開中國。
李宗仁也不願前往蔣介石嫡系部隊所在的四川,12月5日以赴美醫病為由離開中國。


中華民國保衛戰,隨著海南島、廈門被攻佔,最後只賸台灣、金馬、大陳以及長江出海口的舟山群島,再不固守中華民國亡矣。而乘勝追擊的共軍不因蔣介石退居台灣而作罷休, 10月 24日開始發動攻打金門的古寧頭。
古寧頭戰役所以有名,乃是保障了台灣安全,
10月 27日捷報傳來,蔣介石不禁流下淚說:「這一仗我們勝了,台灣安全了。」
(《古寧頭戰役》,維基百科編輯)至位處長江出海口接近上海市的舟山群島,因為蔣介石曾以此基地,多次出擊上海市造成損失,成為共軍必取之地,即使蔣介石稱取得舟山群島登步島戰役勝利,隔年(1950)  5月 3日因後援不繼只能棄守。


至於大陳島因發生韓戰,一時仍得保留,直等到韓戰結束,1954年共軍一面發起九三金門砲戰,接著隔年(1955)  1月突擊大陳島的屏障一江山島,蔣介石審視情勢,在後援不繼下,同意讓大陳島居民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撤退來台,就是俗稱「大陳義胞」。


1949年 12月 7日國民政府正式遷都來臺,除大陳島外僅有臺、澎、金、馬管轄區。
許多政府機構和委員會被建立,安插來臺的黨政軍人員,閻錫山仍為行政院長,表面上政事由他視事,實際操在蔣介石手中。當時來臺將官根據統計陸軍就有1,600多位,海軍200多位,官僚更是不計其數。(一七三  357頁)


12月 15日蔣介石根據鄭介民美國帶回消息,美國願在吳國楨、孫立人主政下經援臺灣。
吳國楨,清大出身,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任重慶和上海市長,博得「民主先生」美譽,以豐富的行政經驗被任命為省主席,來臺後積極啟用臺籍人士,在省府 5廳起用蔣渭川、彭德、徐慶鐘等三位臺籍廳長,但蔣、彭 2人被「半山」等臺人反對,後改換為楊肇嘉和陳尚文。(三○○)


臺灣人在日本統治時非常盼望回到祖國懷抱,抗戰勝利可說扶老攜糼滿腔熱血迎接中國來臺,不幸經歷二二八慘劇使臺灣人對中國失望,加上臺灣人過去接受日本反美教育,以為被列強托管國家非常落後,故反對外國人託管,開始轉向獨立主張。
囿於當時環境獨立實不可能,且看到被美國託管的日本反能享有民主,除主張獨立,漸有人透過美國領事館主張臺灣應由美國或聯合國託管請求。


自從美國策動陳誠和孫立人獨立,雖沒成功,有關聯合國託管的事就一再被提起,然而託管真能解決問題嗎?
為避免刺激蔣介石,38年(1949)12月美國大使約瑟(Philip Jessup)就在聯合國大會以中國領土完整性為題,反對臺灣被接管。美國杜魯門總統,不得不在 39年(1950)1月發表一篇令臺灣人失望的「放棄宣言」,他說:「美國對臺灣及其他中國的領土,沒有掠奪的企圖,美國也不企圖,取得在臺設立軍事基地的特權,也不企圖用其軍隊,干預目前的情勢,美國將不捲入中國內戰的漩渦,同時美國也不向在臺灣的中國勢力集團,提出任何的軍事援助和指導。」(一七三  373頁)


整個局勢被中國統治已成定局,吳國禎的治理又帶來臺灣希望, 1月 13日,他應允促進地方自治的政府。
4月 5日行政院授權下,雖說黑幕重重,仍舉行全省縣市普選。
省政府底下原有 25位委員,他錄用17位臺籍人士。
就在吳國禎企圖以本土化治理臺灣,政治上卻遇到障礙。因吳國禎主張「以民主對組織,以事實對宣傳」與國民黨過去秉持「以組織對組織,以思想對思想」作法不同,因而得罪蔣經國。蔣經國,民前 1年(1910)出生俗稱「太子」, 15歲留學蘇聯,26年(1937)中日爆發抗戰始獲准返國,先在江西省主席熊式輝邀請下成立「新兵督練處」,並任贛州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安司令,29年(1940) 3月到重慶參加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第 3期,取得國民黨員和三青團員身份。

以此身份被委派為三青團江西支團籌備主任,為擺脫復興社康澤擺佈,成立「江西支團幹部訓練班」簡稱「青幹班」,成為日後執政重要班底,章亞若和王昇都是當時學生。
32年(1943)11月蔣介石有意讓他未來執掌三青團,先出任蔣介石為校長,簡稱「中央幹校」的「三青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兼三青團組訓處長。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