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兩蔣後期臺灣文化

臺灣文化的發展來到兩蔣時期困難可想而知。整個社會不只特務橫行,對時局稍有不滿,就可能會被治以匪諜或思想罪。
在此環境下,臺灣文化,從日治時期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本土性特質,就完全解體了。
可笑的是,對臺灣文化全面箝制,甚至連流行歌曲也不例外,當時有首歌名叫〈不愛你啦!〉的流行歌膾炙人口,臺灣人朗朗上口,歌辭是:「不愛你啦,不愛你啦,不愛你這個壞東西啦!」
竟被影射是在罵蔣介石而被禁。而有名的〈天黑黑,袜落雨〉幾乎童叟皆能朗朗上口的歌,竟也被視為描寫時代黑暗「天黑黑」而被禁。流行歌曲尚且一不小心就被禁,何況影響深遠的本土文學。而屬於臺灣的鄉土文學,則等到 80年代臺灣解嚴,年青一代長成,熟練國語後方才冒頭。

其間國民黨統治的 50年間,所謂臺灣文學,在國民黨控制所有報章雜誌下,全面封殺臺灣人作家。
可以說,在國民黨的文化掠奪及統治下,臺灣作家除了極少數,精通「國語」得以生存成為花瓶外,其餘可說非中國作家不可,就以「中華文藝獎」幾次得獎作品,不只全部中國作者,且俱反共八股作品。所以有人說,當時的臺灣文學特性,可以說是充斥著政治性,藉由反共鬥爭謀取權位的「反共抗俄文學」。

歌功頌德專拍高官馬屁,像上海販毒出名黑幫頭目杜月笙,國民黨特務頭目戴笠、陳果夫兄弟之流,都可被寫成似乎沒有他們,中國就沒有希望等傳記式的「馬屁文學」。仇日頌中,臺灣曾被日本統治就成為被仇視對象,一再毀抵臺灣人素質的「阿Q文學」。以及自視為統治階級,專門描寫外省高官商賈奢侈生活醜態,自戀式的「貪官腐敗文學」。其他還有因應商業需要,一再連載的「武俠小說」及「戀愛文學」,像作家瓊瑤專以「門不當,戶不對」為題,描寫男愛女歡,愛得你死我活卻被家長反對,讀後反造成讀者憂鬱的「瓊瑤式小說」。其他還有許多自稱「散文」或「詩」,其實是無病呻吟,多愁善感,描寫風花雪月的「精神病態文學」。


臺灣文學像人民受難的「二二八」,臺灣作家不能也不敢寫,而反共的八股文學,臺灣人又未曾親臨也寫不出來。
所以儘可能的,只能寫些無關痛癢東西,所以有人暗諷,臺灣文學如同當時蔣介石推行的「新生活運動」,表面道貌岸然,在國共內戰中,標榜「簡樸」,其實卻是貪腐黑金,金絮其中,敗紊其外。因禁絕過度,脫離本土沒有實際生活感,反造成為街頭巷尾任何書攤都可偷偷買到,所謂「小本」的「黃色」濫情書刊,代替了臺灣文學,臺灣文學精神的墜落,實非筆墨能形容。

臺灣的文學除了少數堅持者,幾成了御用天下。其中較令人注意的,是臺灣文學困難中,53年(1964)4月,戰前曾為《臺灣新文學》寫橋,戰後更以長篇小說《胡志明》又名《亞細亞的孤兒》、以及《臺灣連翹》描寫臺灣在日本和國民黨統治下血淚故事聞名的吳濁流,雖一度轉業至機械同業公會謀生,因不忘懷臺灣文學,故在鍾肇政、廖清秀、鄭清文及趙天儀等協助下,以有限資金創刊了前四期為月刊,以後為季刊的《臺灣文藝》,次年並成立「臺灣文學獎」鼓勵臺灣年青創作。吳濁流雖身處在反共及馬屁文學環境中,卻說了一句名言:「拍馬屁的,不是文學。」成為當時人傳誦。《臺灣文藝》出版的該年 6月,由林亨泰、陳千武、詹冰、錦連等共同創刊了《笠》雙月刊詩集。這個詩集,後來陸續有張彥勳、趙天儀、李魁賢、杜國清、陳秀喜、白荻等加入成為有名(三一三  156頁)。對於這兩個好不容易才能成立的臺灣文學雜誌,還是獲得相當掌聲。


臺灣文學雖遭受如此困難,但許多早期作家,像戰前的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林衡道,戰後的黃春明、王拓、王禎和、李喬、林雙不、趙天儀、宋澤萊、楊青矗以及詩人李敏勇、陳鴻森、陳明台、曾貴海、郭成義都是年青歡喜。曾獲「洪健全兒童文學獎」,以本土鄉村為素材《春珠村傳奇》準備叩關「國家文藝獎」少年小說家李雀美,最後因省籍被陶汰。還有後山出身的兒童作家李潼,都是臺灣人兒童文學流行。


為了紀念早期被人遺忘的臺灣作家,尤其針對西元 1930年代,在台南縣北門郡地區,由郭水潭、吳新榮、徐清吉、王登山、陳培初、鄭國津、葉向榮、黃清澤、以及後來參與的莊培初、林清繆、黃炭、曾對、黃平堅、郭維鐘、陳姚琴等 15人為骨幹,形成所謂「鹽分地帶」的臺灣文學,以文學和社會參與抵抗日本殖民統治,在民國 70年代,臺灣自主意識抬頭,社會紛紛要求解嚴下,開始成立,以他們的精神為學習對象的「鹽分地帶文藝營」,不但成為流行,每年有計劃培訓臺灣未來的作家人才。

不料臺灣文學一興起,就被兩岸文學夾殺。75年(1985)德國舉行兩岸文學研討會,代表臺灣的作家鄭愁予發表〈中國文學的大同世界〉一文,遭到非常大的批判。會議中中國作品一再被抬舉,而臺灣作品卻被貶低。這個結果才使人猛然醒覺,原來過去臺灣在獨裁時期,刻意培植的臺灣文學,其實是建立在獨栽思想下,以「中華文化」為依據的文學。


「臺灣文學」在這個繩準上,充其量只是概念性,以本土為立足點,卻無真正文化內涵的文學。甚至還被當政者鄙視為「島嶼文學」、「邊疆文學」,成為在反共鐵蹄統治下,無主張的「奴化文學」,若不高舉「中國文學」大旗,還不能在國際生存的一種膚淺,沒有根的地域文學。

所以鄭愁予在德國的窘境,後來也成為自稱是「臺灣作家」李昂、葉維廉和洛夫等人,熱烈討論的問題。
不料,這種討論和對臺灣文學的檢討,卻引起以描寫高壓統治者,靡爛生活背景的作家,如彭歌和余光中等人,以「現在主義」為藉口,在聯合報的推波助瀾下,開始評擊鄉土文學為狹隘的「地方性文學」,並以類似共產黨的「普羅文學」和「工農兵文學」相諭,鄉土文學終引起很多媒體圍剿和政府注意。雖然如此,臺灣參與文學的人口漸多,加上民主已漸開放, 76年(1987)也是蔣經國宣佈「解嚴」的 2月,終有「確保作家創作自由、尊重臺灣本土歷史、文化」等的「臺灣筆會」設立。


就在國民黨的文化鎮壓下,不只文學、美術、藝術遭到壓制,就是戲劇和當時正流行的電視,都發生製作本土節目的困難。國民黨統治過程曾發生1件趣聞,就是當時有2個電視節目膾炙人口,1個是台語武俠劇「西螺七坎」,以及由「五洲園布袋戲團」黃海岱主導的「雲州大儒俠」布袋戲。其中主角史艷文成為家戶喻曉人物,結果許多小學生竟知道史艷文,而不知道有蔣介石,成為國民黨欲禁的節目。民國 63年(1974)新聞局長宋楚瑜出面,以節目熱烈已嚴重「妨害農工作息」為由,要求布袋戲不許以「閩南語」發音,僅能說「國語」,由於盡失布袋戲的本土特色,黃海岱最後只得拒演。直到 71年(1982)社會輿論撻伐,批評聲浪很大,才勉強准其恢復上演。


這位出身雲林虎尾僅上過小學 3年級的黃海岱,與台北「亦宛然」李天祿、彰化永靖「旭勝座」邱金墻、台南關廟「玉泉閣」黃添泉、嘉義朴子「瑞興閣」陳深池等齊名, 44年(1955)國民黨政府以破除迷信為由禁演酬神戲,使得原本靠酬神在廟前表演的布袋戲,生計無法為繼而沒落。後來雖經多方爭取允許復演,為減低成本滿足社會時尚,已將人工配樂的中樂團取消,代之以西樂錄音並添加聲色光電,俗稱「金光布袋戲」。

使得原本分門別派,保守且默守成規的北管、南管或潮調等傳統布袋戲因而沒落。直到 50年(1961)臺灣開始有電視,李天錄首在電視演出「三國誌」,仍無法滿足原有觀眾要求, 59年(1970)才在黃海岱兒子黃俊雄的改良下,以「雲州大儒俠」改良戲,成功的使布袋戲躍上電視,成爲家戶喻曉的熱門節目。
黃海岱不但獲得國家文藝獎,也得到台北藝術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享年 107歲,直到 96年(2007)方才辭世。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