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柯林頓對臺政策

86年(1997)10月江澤民訪問美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魯賓在記者會上陳述「三不」,即不支持一中一臺、兩個中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也不支持臺灣以國家身份加入有會員資格的國際組織。並於87年(1998)4月安排柯林頓訪問中國到北京的美國國務卿歐布萊特,亦向記者再度重申「三不」。86年(1997)柯林頓當選美國第二任總統,以為應趁蘇聯解體的經濟危機與中共對談,重建世界新秩序。開始就區域安全、貿易、朝鮮半島以及武器擴散等問題與大陸對談。因此選用許多親中人士,其中包括曾發表「處理臺灣問題」美國親中學者鮑大可(A. Doak Barnett)與後來受聘美國國安會主任,密西根大學的李侃如,他們一致主張改善中國問題應優於臺灣問題。對於協防臺灣,他更主張應由兩岸簽署「五十年軍事和平協議」解決。使得88年(1999)李登輝因應中國在福建沿岸佈署飛彈,有意參加美國TMD防衛系統做為反制遭到困難。


為使美中能順利接觸86年(1997)美國除向臺灣表示:「未來美國與中共高層互訪將會非常頻繁」也直接告知:「美國政策是承認一個中國政府,而這個政府即中共」,不過美方告知臺灣「在中國大陸旁有一民主臺灣的存在,是符合美國的利益。」(一三四287頁)同時為安排江澤民到美會談,美國不僅要求臺灣停止應有的軍演。也使該年3月李登輝原本計劃訪問非洲,以及9月訪問巴拿馬及中南美洲等,二次皆須過境美國一事,不得不更改繞道歐洲,以及在夏威夷時僅能在機上休息。


繼 86年(1997)10月江澤民訪問美國,87年(1998)中共召開第九屆人代會後,美國繼去年柯江會談後,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協助江澤民,在黨十五大會中鞏固其領導地位,故安排柯林頓總統於6月訪問中國。
由於美國總統訪問中國,必觸及臺灣問題,且臺灣亦發現柯林頓所為亦對臺灣不利。
唯恐去年美國國務卿歐布來特,在北京發佈「不支持一中一臺、兩個中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以及不支持臺灣加入有國家身份的國際組織」,所謂的「三不」政策,再由美國總統口中說出,故一再向美國提醒臺灣問題,並非僅是兩岸問題,也包括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利益。而原先表示只是會商包括防止武器擴散、核武擴散、宗教及安全合作等問題,而訪中的美國總統,雖由幕僚出面向臺灣一再保證,柯林頓此行大陸,將不會與中共簽署危及臺灣的第四公報,且對華軍售亦不會改變。

不料,就在柯林頓完成北京訪問,準備由上海離開中國時,卻由白宮幕僚以遞紙條方式,在記者會上重申「三不」。
為此臺灣提出嚴重抗議,美國為化解臺灣對「三不」的疑慮,因此派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來臺,他以「臺灣關係法」係凌駕在「三個公報」,以及柯林頓所說的「三不」之上,並解釋柯林頓與中共間絕無外傳有「秘密協定」,也不會做出損害臺灣利益,來增進美中關係。
他更披露美國對臺灣的六項保證:
1. 美國將不會為終止對臺軍售設定日期。
2. 美國將不會更改臺灣關係法的有效期限。
3. 美國在決定對臺軍售之前,不會先行同大陸協商。
4. 美國不會在臺灣與大陸之間充當調解人。
5. 美國不會改變其關於臺灣主權的立場,即有關問題應由中國人自已和平解決,美國也不會迫使臺灣與大陸談判。
6. 美國將不會正式承認大陸對臺灣的主權。(三○九  221頁)


卜睿哲並強調柯林頓訪中的目的,乃是協助將中共帶入國際社會,使中共認同國際的行為標準,以減低對區域的威脅。
他並說中國曾向柯林頓提出和平解決臺灣辦法,在「一個中國」架構下持續兩岸對話。
在「一國兩制」下,臺灣可與中國並存,維持現有社會制度,高度自治並保有軍隊。
但柯林頓則以「這是臺灣與中共之間的事務,美國沒有立場」,加以回絕。
同時在中國宣示「不放棄武力犯臺」時,美國亦強調,美國對臺政策的主軸是「臺灣關係法」。

雖然美國已向臺灣提出滿意的解釋,且在不久後,就由柯林頓批准,軍售 MK46魚雷、兩用針次飛彈、空射魚叉飛彈等多項武器。(一三四304頁)但對中共而言,由美國總統口中說出「三不」,仍被視為江澤民的一大勝利,成為他在「十五屆黨大會」爭權的有利武器。
而臺灣卻因看法不同,反加劇統獨間的對立。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