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獨派質疑

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始終未能取得黨內台獨勢力的信任。
何況,陳水扁仍授意郭正亮、朱武獻、洪美華、柯承亨、陳淞山等五人,於 4月提出所謂的「六大政策綱領」,主張承認中華民國、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兩個華人國家特殊關係」,給予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對兩岸空運,提出「單向直航、利益共享」看法。打破「戒急用忍」政策,同意提高中資百分之二十來台投資比例,且在不影響臺灣安全下,提高對大陸投資設限五千萬美元等政策。當然他的主張,更引來黨內台獨者的憂慮。

但這些憂慮,馬上又在該年 5月民進黨全代會上,以不修改「公投台獨黨綱」決議化解疑慮。但在會中,卻也同時通過接受「中華民國」的「臺灣前途決議文」,以「中華民國」國號,來為陳水扁選舉總統緩頰。「臺灣前途決議文」內容,像臺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故「一個中國原則」或「一國兩制」全不適用於臺灣。臺灣不但要揚棄這種「一個中國」之主張,還必須廣泛參與國際社會,以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為奮鬥目標。


此外,臺灣還須儘速完成公民投票立法,以落實直接民權表達全民意志。
對中國政策主張透過全方位對話,尋求彼此了解和經貿互惠合作,建立長期而穩定的和平架構。(一七八  49頁)
臺灣等同中華民國,則被附在後面說明文上,其文如下:「臺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之領海與鄰近水域。臺灣,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之更動,都必須經由臺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一七八  49頁)


以為此議決文是對台獨很有貢獻的主張,不料該年7月9日李登輝接受德國之音,宣佈了比台獨黨綱更勁爆的「兩國論」,李登輝說:「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更吸引了許多人的認同,使得陳水扁不得不在民國 2000年1月底,以回應中國大陸領導「江八點」、「錢七條」等方式,重新提出「陳七款」主張。其中有一款說:「臺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宣告獨立或變更國號的問題,也沒有『兩國論』入憲的問題」。由於陳七款中,明確表達了不宣佈台獨、不變更國號、以及「兩國論」不入憲等議題,違反了台獨黨綱,又引來黨內的質疑。幸而林義雄出面力挺,以其聲望終化解危機。


事實上,認同「台獨黨綱」只是陳水扁身在民進黨內,不得不做的騎牆派做法。
88年(1999) 5月底長老教會、建國黨、新國家連線、獨台會、醫界聯盟等四十多個獨派聯盟,召開「臺灣獨立建國聯合陣線」。
會中支持陳水扁與另推競選者,兩種意見相持不下,在長老教會高俊明提議下, 6月中旬邀請陳水扁履會,希望對「新中間路線」的台獨主張「說清楚,講明白」。
會中,獨盟主席黃昭堂對陳水扁質疑,臺灣到底是「應該獨立」還是「已經獨立」?
因陳水扁說的「已經獨立」,黃昭堂認為有誤導民眾之嫌。理解到若無台獨聯盟支持,絕無法當選的陳水扁不得不騎牆,以「臺灣毫無疑問是一個國家,在事實主權上,臺灣也已經獨立。但是在法理主權上,的確還沒能夠百分之百獨立。」回答(《破曉》,五四頁)在法理主權上仍「應該」力爭,又一次取得獨派的信任。陳水扁雖迫於形勢,說出台獨主張,但也可能是違心論。
譬如該年 12月,「醫界聯盟」獨派大老,中央院士李鎮源八十五歲生日,為討其所好,陳水扁受邀致詞時,上台高喊:
「李院士萬歲萬萬歲,臺灣獨立萬歲萬萬歲」。
選戰當前,這種急獨的表態,竟成為媒體追逐,對手攻擊的目標。
對於當日陳水扁的台獨表態,陳水扁的核心幕僚馬永成,私底下卻說:
「陳水扁的心態其實是:去別人的廟,當然要拜別人的神,陳水扁只是單純想讓李鎮源高興一下,
所以才會用這種政治語言,只是沒有想到後來會引起這麼大的反彈。」
(一七八54頁)


由於「新中間路線」沒有自己的主張,完全審視當時的利益而決定,這也表現在選擇副總統這事上。
最先接觸的有台南縣長陳唐山,及桃園縣長呂秀蓮。
88年(1999)4月陳水扁訪問南韓、蒙古後回來,就公開表態,副總統站在政黨政治下,「一定同黨」,但到 6月時,卻又表示,他希望副總統能「不分黨派、唯才是用」。 7月初他到台南白河為蓮花節致詞,指著陳唐山說,他們係出同門、同姓又是同鄉,可說是「山水合作,永不分離,雙陳配最速配」。(一七八  62頁)

就在許多人還來不及猜測,他又拜訪了中研院長李遠哲、高鐵董事長殷琪等人但都遭到婉拒。(一七八  62頁)
最後還是回到黨內,但又增添了新竹縣長范振宗的選擇。結果在三選一中,考慮到客家票源、男女性平衡,以及黨內資歷,還有桃園縣大票倉作用,最後到了 9月中旬非決定不可時,才由中國時報以頭版爆料方式,選擇呂秀蓮為搭檔。
而國民黨則遲至該年 11月才推出連戰、蕭萬長為總統、副總統競選人。而執意違反黨紀競選的宋楚瑜,遭國民黨開除黨籍。

不久,他就聯結許多不滿國民黨,以外省籍為主要架構,包括少部份臺籍人士在內,另外組織「親民黨」自任主席。
由於宋楚瑜在省長期間,蓄意經營,不但省長任內,勤跑地方,幾乎臺灣每個地方,甚至偏遠的角落,都有他前往視察的足跡。
加上,又有大筆省府金錢卯注,藉地方建設,得以結合地方勢力和黑金。
可以說,當時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以他為中心的勢力。
何況他以廉潔自許,更是貪污腐敗的國民黨政體,遷臺以來難有的現象。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