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平埔族人口眾多,故成為清朝治臺二百多年來的重大事務,直到清末光緒年間,猶置理番機構,處理「生番」問題。事實上,臺灣多為平埔族,施琅攻臺後,來臺視察,猶如此形容:「臺灣沃野千里,則壤成賦,因地為糧,宜稱富足。但地處汪洋之中,化阻身教於外,彌山遍谷,多屬土番。」(二六四上24頁)
這些土番,也就是施琅向康熙皇帝奏陳:「今臺灣人民稠密,戶口繁息,農工商賈各遂其生。」的人口。
臺灣首稱平埔族,始自雍正 8年(1730)陳倫炯著《東西洋考》一文:
「臺灣西南一帶沃野,東面俯臨大海,附近輸賦應徭者,名曰『平埔土番』。」
這些原住民,從荷西時代開始,直到明清統治,都以「土著」、「番」被視之,因而有熟番、生番以及野番等不同稱呼。日據時期,伊能嘉矩因彼等皆住在平地,故以「平埔族」稱之,從此「平埔族」即泛指居住臺灣西部平原地區的「原住民」,而「原住民」的稱呼,則是等到李登輝當總統後,才普遍被使用。
雖然在考古學上已知臺灣地區早在 2千多年前,已是多族群共生的社會。
這些族群分別居住在西部靠海地區,以狩獵和農耕為生。
因各族群不相統屬,地域性強,彼此不許越壘一步。
在此基礎下,平埔族的耕作,因無水利,土地貧瘠,惟有採用換耕,因此所需腹地較大。
繁衍超過一定人口後,在南北不同族群夾縫中,惟有往內山方向擴展,是一種自然趨勢。
清康熙23年(1684),首任臺灣諸羅知縣季麟光,曾清楚描述,早期居民耕作方式:
「臺灣水田少而旱田多,砂鹵之地,其力淺薄。小民所種,或 2年,或 3年,收獲一輕,即移耕別地;否則委而棄之,故民無常業,多寡廣狹,亦無一定之數。」
同治年間《東瀛識略》的作者丁紹儀,也曾引古人的話,形容當時臺灣農作的情景。他說:
「昔人所云,臺灣沙地遇雨沖瀉,熟田即變荒壤;且依山臨水,風大則鹼水湧入,必待鹼味去盡,數年乃復;
兼之土脈炎熱,不宜用肥,耕獲2、3年必荒棄兩歲,相替轉換,方克有休。」(一四六 18頁)
這種說法使我們了解早期臺灣農作的困難。他們也是群無組織的團體。
康熙 33年(1694),臺灣道高拱乾曾形容他們說:「土番之性,與我人異者,無姓字、不知曆日;父母而外,無叔伯、甥舅,無祖先祭祀,亦不知其庚甲。」(二七二卷七184頁)形成臺灣島內十分散佈的族群,其數目如同福建水師提督,南澳總兵許良彬上書雍正皇帝,散佈台灣島內,可見當時平埔族興盛的情景(二一二 79頁)。
臺灣史對平埔族的了解,則要等到 17世紀初葉,才因荷蘭和西班牙入主臺灣才揭開,可以說在荷蘭和西班牙佔領臺灣之前,臺灣除了高山族外,就是平埔族;尤其是平埔族人,散居在臺灣整個西部海岸平原,北起基隆,南抵屏東、恆春,甚至臺東沿岸和宜蘭的噶瑪蘭平原上,到處可見其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