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九二共識

馬英九親中不能在體制或決策為統一作出貢獻,只能從周邊細節著手,從兩岸交流開始,以商綁政簽定各項協議,最後以服貿、貨貿或假藉「自由經貿易區」之名,合法掩飾非法,讓中國貨物以「台灣製造」名義出口,取代台灣出口途徑,將台灣邊緣化,讓台灣經濟掉入完全依賴中國的陷井,以「買台灣比打台灣便宜」方式躲過美國監視,取下台灣完成統一大業。

為達目的,首先須從兩岸交流和簽定各種協議開始。
2008年馬英九就任總統說:「統一從兩岸三通開始」。
就職典禮上發表,對中共採取「不統、不獨、不武」立場,「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與中國協商,締造兩岸和解休兵,共創雙贏局面。

為營造兩岸和平往來,繼2005年連戰「和平之旅」,國共兩黨領導人見面。一等宣佈馬英九當選,立刻指定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參加博鰲論壇與胡錦濤見面。同時指定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登陸向台商謝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則以老朋友身份會晤胡錦濤。

馬一就任總統,吳伯雄黨主席5月28日立刻率領關中、林豐正等黨內25位幹部,以「建立互信、共創雙盈」訪問中國,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舉行「吳胡會」,這是國共兩黨1949年以來首次黨主席會談,具有歷史意義。雙方同意在「九二共識」下儘速復談,協商兩岸問題。同行人有吳碧珠、莊啟旺、陳幸進等北高兩市及北縣議長,同時對於四川地震表達關心。

俗謂「好的會談是成功的一半」,2008年6月11日,中國海峽基金會由會長陳雲林、台灣由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負責,兩會首次在北京舉行,簽署了「周未包機直航」、以及「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兩項協議。而馬英九也改變每年六四對中國批評,不再參與六四活動,馬英九甚至致電中國外放美國的民運鬥士楊建利,稱:「改用特殊方式紀念」,即是六四感言推崇中國改革開放成就。6月25日馬英九修正《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主張憲法架構下「一中」兩個地區,即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

馬英九親中,遭到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批評;「做為一個國家領導人,不是只搞觀光、搞飛機,而是要有兩岸戰略與目標。如果這些都模糊不清楚,這是危險的事。所以在未取得中共信任前,不要一廂情願對中國冒進,展現強烈的改善意圖」。中國胡錦濤則在8月邀請吳伯雄,試探台灣水溫,說出:「馬英九的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只是預防戰爭,離兩岸和平或雙贏還有很長距離」。這時丁渝洲又提出批評,說「台灣談判代表太過混雜,而中國始終是一軌,一條鞭,都是同一批人在做。反觀台灣,一下子連戰、一下子吳伯雄、一下子又是兩會,沒有整合多軌的平台,很容易陷入中共主導的框架」。

2008年8月台灣發生八八風災,為挽救馬英九聲望,中國媒體以「拯救馬英九聲勢,大陸出手」為題,在國台辦主任王毅指示下,推出五項措施,積極推動「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政策」。儘早建立「兩岸空中直達航路」,實現「包機常態化和兩岸定期航班」。推動「兩岸產業及金融合作拓展領域」,取得實際進展。探索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構築長期穩定、具有兩岸特色的雙贏總體框架。

除此以外,歡迎台灣人到中國投資和旅遊,對於台灣人進出中國,9月25日宣佈實施終身不變,一人一號台胞證。
推動台灣資金流向中國便利做法,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說:「有利於兩岸人民和諧相處,為台灣經濟注入活水,值得歡迎。」

趁著兩岸熱烈交流,打鐵趁熱,10月24日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強調,預定在台北舉行第二次江陳會,即將簽署擴大周未包機等五項議題,將對兩岸關係產生良性互動。並預測兩岸下一步交流,應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建構兩岸和平框架,兩岸互信機制即可實現。

兩岸簽定「和平協議」,始終是中國主要目標。
1951年西藏與中國簽定和平協議,中共稱為「西藏和平解放」,從簽約開始,中國以內政問題,無視世界輿論,讓解放軍入侵西藏,以鎮壓手段對付西藏抗壓民眾,並將簽約的西藏政府解散,逼得1959年十四世達賴喇嘛,不得不從西藏流亡到印度。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有西藏前車之鑑,引起國內很大反彈,馬英九政府不得不在10月25日出來安撫說:「2004年間,扁就提出要和對岸簽訂和平穩定的互動協議」。又將責任推給前朝的陳水扁。

為了抗議二次江陳會主權論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走上街頭,1025遊行向馬英九下戰帖,強調馬英九處理的主權議題,比國民黨傳統「一中各表」更糟,幾近接受中國「一中原則」,她呼籲政府兩岸決策應該進行全民公投。馬英九則反諷:「蔡英文在陸委會主委任內推動小三通,同樣只做了一點點,但是現在政府做到了,民進黨就罵投降、賣台」。隔沒幾日接著又質問說:「我那裏賣台,說出一件來。」又說:「台灣與中國只有戶籍不同,沒有國籍不同。」

對於陳水扁在任,宣稱沒有「九二共識」,馬英九拿出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斒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一書向媒體說:「這本書應該加上最新的進展,就是今年美國總統布希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電話熱線中,新華社發出英文稿指出『海峽兩岸都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但是定義不一』」,馬英九說:「這就是一中各表、九二共識。」

結果遭到網路鄉民回嗆:「兩岸條例說兩岸統一前,主張飛越海峽中線的截彎取直,就是賣台。主張開放松山機場、花蓮機場就是賣台。主張決戰本土,就是賣台。主張外交休邱,自我閹割,就是賣台。陳雲林來不敢掛國旗,不敢自稱總統,就是賣台。不斷計畫開放大陸學歷,更誇張的是開放中資來台承包工程。強行將台灣改成漢語拼音,就是賣台」。

2011年6月16日馬英九接受英國BBC專訪,認為台灣十年後將會成為獨立或大陸一部份,馬英九強調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不需要向國際社會兩次宣佈獨立,走『法理台獨』路線。而與大陸討論統一的時機也完全沒有成熟,所以認為目前實施的「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是對台灣最有力的政策。

兩岸和平協議
中國簽署兩岸協議,主要目標就是「一中原則下簽署和平協議」。
1951年包括戰敗國日本,數十國家在美國舊金山簽定「舊金山合約」,雖然要求日本放棄台灣領土,並沒有說明台灣將來的歸屬權。
根據當時國際慣例,就是允許當地人民自決為獨立國家。
蔣介石接收台灣,只是根據舊金山合約,代表中國陣線總司令蔣介石處理受降儀式,而非主權接收。
沒想到國共內戰,國民黨大敗,退守台灣據為己有。當時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 1949年才說:「台灣現在還不是中國正式的領土,因此南京垮台後,中共不能進入台灣,美國將協助台灣獨立,並將提交聯合國決定。」

台灣地位未定論,美國才能制定屬於國內法的「台灣關係法」保護台灣。同時將台灣畫入與日本簽署「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中國若欲佔有台灣,唯有重覆 1951年與西藏簽定「和平協議」方式,誘騙西藏,只要承認西藏屬於中國,就可讓西藏實施地方自治等謊言,等到簽下「和平協議」,所有內容全變了樣。

中國就可以「一中」內政問題,排除外國甚至聯合國干預。結果 1951年簽約,簽約的西藏噶廈政府1959年就被解散,十四世達賴喇嘛只得流亡印度,成立臨時政府。中國的陷井,因有西藏前車之鑑,所以簽定的和平協議,2009年 8月 31日中國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說:「兩岸應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和平發展框架協議」。而九二共識的後面,不是馬英九騙我們的「一中各表」,而是「一中原則」。

為了讓台灣簽定「和平協議」,馬英九配合中國軟硬兼施,他們的方法就是畫大餅,讓台灣覺得有利可圖。馬英九說:「兩岸共同市場就是一中市場。」把台灣未來的發展鎖進中國,讓台灣商人前進中國佔有市場賺大錢。讓人以為「若沒有中國,台灣未來沒有發展」。

為了美化中國,改變兩蔣以來塑造共產黨匪幫形象。
2009年六四20週年紀念日,人們盼望馬英九總統照例,能像往年般聲援中國民主和民意人士,不料馬英九卻說:「現在的中國不是當年的中國」,為中國煖頰和說好話。

馬英九一面改變台灣對中國印象,一面採取懷柔「讓利」政策,透過兩岸海協會和海基會,從馬英九2008年一當選總統開始,展開一連串兩岸經貿往來互動,表面上稱逐項讓利,讓台灣人吃到甜頭,其實是針對少數談判貴開大門的讓利,藉此改變台灣對中國理性印象。

對此逐漸升溫的兩岸談判,2005年中國通過「反分裂法」,在美日和全台抗議下,自願為胡錦濤「反分裂法」背書的前副總統連戰,還將主導國共會談的「九二共識」、「和平協議」等在內的「五點願景」,寫入國民黨黨綱成為「統一黨綱」,面對升高的兩岸往來,2009年9月23日他不禁期待地說:「兩岸循序漸進,推動簽署和平協定」。10月21日時任行政院長吳敦義,也跟著說:「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不是國對國的關係,而是可依國統綱領的架構以『自由地區』及『大陸地區』的名義簽署。」

中台兩岸交流,可從2010年4月上海東亞研究所長章念馳,胡錦濤的智庫學者之一,對馬英九評價看出端詳,他批評馬英九與蔣經國一樣,「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寧把台灣交給美國做中間人、不會輕易把台灣交給大陸」。
但對馬英九開啟三通、兩會,創造和平發展環境,給予極高歷史評價。對於台灣情勢,他分析說:
「李登輝和陳水眾時代,島內因素(台獨)上升得很快,他們追求自己的主體意識,把台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加以朔造,愛台賣台簡單的兩分法,造成兩岸關係非常緊張。這個階段,大陸因素和美國因素,顯然沒有島內因素這麼強烈。這20年島內因素頑強地以自己的意志往前走,連美國都覺無奈,因此美中之間在台灣問題上有很多共識。」

又說:「到了2008年以後,兩岸進入和平發展期後,大陸不斷地對台灣釋放善意,兩年來達成 12項協定與 1項共識。
大陸因素在上昇,成為台灣不能不考慮的因素。」對於兩岸熱烙發展過程,2010年 4月 30日馬英九接受美國 CNN主播越洋採訪,對於 CNN主播對兩岸問題提出質問,美國為何要冒如此大的風險防衛台灣?

馬英九回答:「我們絕對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隔了不久,5月18日馬英九為證明他依賴中國的政策,不會造成台灣主權流失,居然搬出美國依賴中國購買美國國庫債,並不擔心失去主權做為證據,被自由時記者王景弘啕侃說:「『這個人』的頭腦真是特異得嚇人。」

馬英九競選連任,為了取信中國,2011年 10月 17日提出「黃金十年,國家願景」之說,說出馬政府在國家需要、民意支持與國會監督的三個前提,會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中國中央對台工作小組也拍板定調:「台灣總統選舉前,一定要維持兩岸各項交流熱烙情勢,絕不能讓兩岸關係倒退,以利推動兩岸展開政治對話。」,換言之,即傾全力幫助馬英九當選。

2012年 3月 22日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吳伯雄說:「國共兩黨都應該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從民族整體和根本利益出發,深入思考和認真規劃今后兩岸關系發展」。吳伯雄也希望兩岸深化合作,擴大交流,開拓兩岸關系新局面,並轉達馬英九「一國兩區」表述概念。

兩岸交流溢出政治界線,美國在台專欄作家 Nichael Cole警告說:「北京在 2012年或以後,要求跟台灣進行政治談判,商討台灣未來地位的時候,註定會發現情況跟自己設定的不一樣。於是軍事力量將成為北京的維一資源。中國政府已經聲明,假如台灣無限期推遲統一,將動用武力。」

中國一面與台灣交流,一面阻止台灣國際交流,簽定國際合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2010年 6月對於台灣期盼加入FTA提出警告:「中國堅決反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壓縮台灣外交空間,只能與中國交流。引起台灣民間無政府組織(NGOS)注意,早就綱路串聯,密切注意不被中國綁架。
這時恰巧中國流亡作家,前北大法學教授袁紅冰著作《2012年台灣大劫難》一書對外發表,揭發中共利用馬英九上台,經濟統一兩步走,企圖簽署「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從金融統一開始。然後再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實現兩岸市場一體化。同時制定「關於台問題的政治戰略」、「關於對台軍事鬥爭準備預案」、「統一台灣的政治法律處預案」等三大機密文件,將在 2012年全面控制台灣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不戰而屈服台灣。

接二連三國內外反彈,馬英九為了連任,在民調低落可能落選下,逼得馬英九 10月 28日出面澄清說:
「兩岸和平協議未來四年內要推動的機會不大。」
12月14日馬英九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專訪又說:
「兩岸能否如大陸所期待達成統一,端視未來十年情勢的發展。」
十年之說又被批評,最後改稱「未來數十年情勢的發展」,人民才罷休。

兩岸簽定「和平協議」,直到 2015年透過兩岸三通,雖有更多來往,可惜馬英九連任後,以為無選戰的後顧之憂,醜惡本性表露無遺。
不顧基層人民生活,年平均所得回到十九年前,選後猛漲油電,帶動物價全漲,食衣住行沒有一樣不漲。
在人民哀號聲中,一味護航財團。

加上一向自持的清廉,選後從周邊親信開始形象崩跌,不只國民黨主席辦公室主任、行政院、執政黨縣市長到鄉鎮長,貪污腐敗層出無窮,政績實在太差,民調居然打破世界記錄,來到史上最低滿意度 9%。不只失掉國人信任,社會反馬情緒高漲,甚至出現罷馬之議,只是罷免了馬英九,接續上來做總統的,卻是民調比馬英九還低,綽號「白賊義」的副總統吳敦義,人民只好作罷。

馬英九民調雖低,還是掌握總統權利,對於兩岸簽訂和平協議雖有阻礙,但在馬英九和國民黨多數國會立委主導下,眼見架構「和平協議」的「服貿協議」和「貨貿協議」,就要通過立法院,緊接著「自由經濟貿易區」也要出寵,就在馬英九得意,就要博得歷史定位。
沒想到立法院通過「服貿協議」粗魯,還是黑箱作業。結果半路殺出程咬金。

2014年 3月 18日史稱「318太陽花學運」,抗議服貿協議的「黑箱作業」,通過立法程序草率,主張對於兩岸任何協議通過,應先通過立法院制定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才能算數。馬英九和國民黨對於少數意見,原本置之不理,發起人「台灣黑色島國青年聯盟等團體」只得借助網路,號召50萬人民站出來,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抗議,並以行動佔領立法院和行政院。
逼得兩岸和平協議架構下,兩個重要的服貿、貨貿及自經區條例被卡在立法院,以至於今。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