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早期糖業史

臺灣早期農業可說是以米、糖為主的生產時期。臺灣米在未改良前,因品質粗糙且生產有限,除做為主要米糧外,對日本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大。倒是臺灣糖業發展,在據台前,日本所需的糖80%即從臺灣進口。但當時生產的量不僅有限,製糖方式亦甚落伍,直到日本來台方獲得改善。


明治 33年(1900)日本三井財閥來台,設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臺灣開始有第1家新式糖場。而主張以國家力量,扶持日本資本主義以開發臺灣的新渡戶稻造,也在明治34年(1901)接受後藤新平的推薦來台,這位岩手縣出身的新局長,也是目前日幣5,000元的面額人物,來台當年就以「武士道」一書聞名於世,該年9月就任殖產局長便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就以「確保原料,改良甘蔗品種,改良栽種方法,建立水利灌溉設施,保護市場,以及資金補助。」等做為改善臺灣糖業的意見。


同時為改良過去臺灣甘蔗莖細糖少的缺失,他走遍世界各地,不但提供先進的製糖技術,也由爪哇引進新品種甘蔗。使得蔗糖產量,由明治 37年(1904)每甲 2,100公斤,成長到明治 44年(1910)的 3,200斤,甚至不停的改良。到大正年間,臺灣糖不只能滿足全日本的需求,甚且可以外銷。到昭和年代,甚至能生產到 200噸左右,產能增加60倍,成爲稻米改良後可以相提並論的美談(二三○203頁)。因他的意見,使得日本糖業在臺灣成為可接受補助的對象,直到昭和元年(1926)日本糖業在臺灣接受補助的金額就高達1,200多萬元(二二19頁),成為臺灣人的公司無法與之競爭的公司而被淘汰,甚至最後臺灣糖業幾乎都落到日本人之手。


至於所謂的保護市場,即要求在日本關稅上給予台糖的優惠。尤其是明治 34年(1901)日本恢復關稅主權後,台糖更是蒙受暴利。使得明治38年(1905)日俄戰爭後,日本資金大量湧入臺灣,製糖業更是空前繁榮。統計到明治 42年(1909),日本資本產製的糖產量,就佔全台的 2/3。明治 44年(1911)臺灣糖產量27萬頓,外銷日本,佔當時日本市場 81%(二二19頁)。


臺灣製糖業的繁榮,並不代表本土製糖業的發展也跟著水漲船高。本土製糖業反因無法獲得政府補助,以及依循舊的生產技術而一落千丈。明治 44年(1911)及大正元年(1912)兩次颱風打擊台糖生產,不只使得怡慶、慶記、德記等3家洋行被三井台糖會社併吞,臺灣人的舊糖業也從過去150所左右,變成僅存7所規模。大正 3年(1914)王雪農的台南製糖、鹽水製糖及斗六製糖被台糖及東洋製糖併吞。臺灣僅存較大製糖廠,像陳中和的新興製糖、林本源製糖,皆以貸款抵押在臺灣銀行手裏。總計日本在臺灣的蔗糖會社,像三井臺灣製糖、藤山日本糖業、三菱鹽水港製糖以及明治製糖、東洋製糖等,直到第1次大戰時,其所佔的土地為全台蔗田70%。


第1次世界大戰為台糖的黃金時代。價格從大正 3年(1914)的7圓多,狂漲到大正9年(1920)的30圓,但到戰後卻因生產過剩與競爭而狂跌至14圓。加上昭和 2年(1927)發生昭和第1次金融風暴,更是造成許多製糖業者倒閉,成為另一波被購併的現象。所以到了昭和 3年(1928)臺灣糖業便成為以三井、三菱及藤山等3家財閥「三足頂立」的天下。總計到日治末期昭和14年(1939),蔗田面積達 16萬 7千多甲,蔗農14萬6千多戶,糖產量達 140多萬噸,外銷 2億 6千多萬圓,佔輸出總額的 43%(二二23頁)。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