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 臺灣音樂

臺灣開始西樂,應是清朝同治 4年(1865)基督教傳入臺灣以後的事。基督教因詩歌敬拜培養了許多音樂人才,像高慈美、林秋錦、陳泗治、翁榮茂、林善德、黃秀峰等皆是。但西樂在台真正發展則是大正以後的事,隨著日本在各地建立公學校,不但設有「音樂」科,日本人還為培養臺灣教育音樂人才,在師範學校裏設有音樂教育。許多人像李金土、臺灣最早成立管弦樂團的張福興等,都被保送至日本東京深造。


被臺灣人譽為驕傲的這些音樂人士,不料昭和 6年(1931)李金土在艋舺籌劃舉辦第一屈「臺灣全島洋樂競賽大會」,想不到比賽結果,竟被日本人譏為比炒米粉更幼稚的音樂大賽,「米粉音樂」激起全台敵愾同仇。在民族自尊不甘被辱下,臺灣新民報開始網羅留學日本的臺灣音樂家,由楊肇喜組團分別在臺灣七大都市舉行公演。使得西樂在臺灣更是蓬勃發展,如雨後春筍般,許多鄉村甚至都組織樂團,成為當時奇觀與盛事(二九○  20頁)。


因有西樂基礎就很容易帶動臺灣流行歌曲,當時臺灣因人口增加及西化結果,社會發生很大變化,不僅改變舊有倫理觀,男女間關係亦如此。當時有部電影〈桃花泣血記〉描寫一對情侶在雙親反對下,不能結合的故事感人肺腑。在其主題曲牽引下,流行歌風靡當時。
因流行歌影響層面很大,許多作家便仿日本流行歌的創作手法,藉著男女間的思慕,描寫臺灣當時被統治的苦情。
臺灣流行歌在大正年間就很盛行,被譽為可與臺灣歌仔戲並列的兩大民間喜好,可見盛況。


當時有名作詞家,計有李臨秋、詹天馬、周若蘭、林清月、吳得貴等人,作曲家有王雪峰、蘇桐、邱再福、陳秋霖等人。
其中畢業台北師範學校,後來進入日本歌謠書院深造的鄧雨賢,在日治晚期,搭配西樂親手創作的四大名曲〈月夜愁〉、〈雨夜花〉、〈四季謠〉、〈望春花〉至今仍為臺灣人最愛之一(二九一  23頁)。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