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五次剿共

「寧粵分裂」勝利的關鍵在財務,宋子文原是個革命理想家,也是堅決抗日者。
「中原大戰」後努力節約財務準備「抗日」,結果這些經費都被蔣介石拿來剿共,對此他氣憤異常。
22年(1933)8月蔣介石又趁他赴美協商,向上海銀行貸款六千萬元剿共,回國後被逼必須發行緊急債券償債的宋子文,因不滿遂於 10月底提出辭職。繼任的孔祥熙雖為宋子文姐夫,卻是十足投機商人,對蔣介石言計聽從,不顧儲銀準備的財務原理,開始出售大量債券,提供為剿共金援。


不幸的是,剛好遇到美國經濟不景氣,美國為穩定國內經濟,對中國大量採購白銀。基於出口白銀利潤高於債券,在無法售出債券結果下,掌握大權的蔣介石開始實施強制方式,23年(1934)7月通過「儲蓄銀行法」,規定所有銀行必須將其資產的 1/4投資政府債券。同時為杜絕各銀行對白銀外匯買賣,對白銀課以重大關稅,同時公佈除中央銀行不得做外匯買賣的命令。


24年(1935)3月用強硬手法接收主張抗日,擁有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張公權產業。
6月又用各種手段接收寧波商業儲蓄銀行、中國商業銀行、中國工業銀行及廣州銀行等銀行。
這些接收銀行分別以杜月笙、孔祥熙和宋氏兄弟為董事和董事長,使他們可以透過銀行,成為搜括全國財物工具(一三七  415頁)。
孔祥熙除取得銀行,並獲允許其支配的三大銀行發行紙幣。擁有此特權, 11月 3日下令所有銀行和個人持有的白銀,須於三個月內兌換成「法幣」的紙幣。


為籌措「剿共」需要,儲銀不足下大量印刷法幣。
結果雖能滿足國民政府一時需要,孔祥熙成為人人讚賞傑出的財政首長,但暗中已為中國帶來巨大通貨膨脹的衝擊。
24年(1935)因印鈔過多,以致無法公佈該年度會計年度的預算(一三七  417頁)。

腐敗的蔣介石不管在北伐中造成全國人民重大傷害,在全國疲憊中從 19年(1930) 12月起直到 23年(1934)10月共有 5次剿共,每次出兵數十萬。甚至第 5次剿共,蔣介石親率百萬雄師,五百架飛機親征,軍隊除有先進裝備,聘有德、義、美三國的軍事顧問,為打擊共產黨遊擊戰,聘請「反游擊戰」聞名的德國納粹施克將軍(General von Seeckt)為顧問,此次出征以「不成功便成仁」為口號。不幸出征初期,先發生「一二八」抗日有功,參與剿共19路軍反蔣的「閩變」事件。

他們在廣州成立政府,以李濟深為主席擬與共產黨合作,雖遭平定,但知民心不滿。剿共後期更有將領同情紅軍,致使圍剿奏效的剿共行動功虧一簣。共產黨率殘部 8萬 6千人沿贛(江西)而去,開始 2萬 5千公里長征,一路突圍,直到 24年(1935) 10月抵達延安,其人數已不足萬。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