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陳水扁「四不一沒有」

民進黨內無人才,所以未能給予陳水扁執政的奧援。加上陳水扁個人主張,以「新中間路線」為治國理念。所謂「新中間路線」,就是對臺灣內部,發生的統獨、族群以及意識形態等三角問題上,他藉口「國家安全」、「自由民主」以及「新個人主義」為基礎,作為施政研判的方向。也就是說,對於前面「統獨」等三問題,他不偏袒任何一方,會以後面「國家安全」等三個思維為基礎,採取「公正」手法做為施政方針。


事實上,做為公正的第三者,以臺灣環境,對陳水扁個人而言實不可能。
舉例說,陳水扁所以當選總統,乃基於大部份臺灣民眾,對外來政權及國民黨貪腐政權的不滿所造成。
故寄望「改革、安定」為競選口號的陳水扁,能代表本土執政,革除過去黑金弊端,本就極度充滿本土情懷。
加上民進黨內部獨派的支持,才能讓他順利當選。
在這種背景下,他不以擴大原有基礎,以施政成績贏取全國民心,換取民眾對本土執政的信任,奠定民進黨永遠執政的基礎,反而在一些意識形態,像「統獨」、「族群」等議題上,想去扮演公正第三者。所以在選前為鞏固自己票源,就可高喊「臺灣獨立萬歲、萬萬歲」,可是等到真正當選,他不僅立刻拜會國民黨大老劉和謙、黎玉璽、孫運璿、李國鼎等人請益國是。甚至也拜會,涉及多起政治暗殺,兩蔣「白色恐佈」時期,情報頭目王昇,向他致意。

4月26日,親赴郝伯村辦公室,不但以「最敬愛的郝院長」稱呼郝伯村,且對他行政院長任內,陳水扁擔任立委,由於時空背景、國會抗爭、體制衝撞等,對他無禮之事致歉。陳水扁使盡招數,想「一笑泯恩仇」,不料拜訪兩大軍頭一事,卻讓支持他的人及政治受難者家族倒盡胃口。甚至 89年(2000) 5月 20日總統就任典禮時,在台獨人士殷殷期盼下,卻又發表:「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內,不會宣佈台獨、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況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鋼領與國統會問題。」讓許多支持他的獨派人士為之捶心跳腳的「四不一沒有」政策。

但他友善的「四不一沒有」宣告,似乎不被中國領情。中國一面以「聽其言、觀其行」回應,一面陸續擴充軍備、部署對台飛彈、增加國防預算、發動網路軍隊進行資訊戰等對台「文攻武嚇」。由於中國強勢作為,根本不理會他的善意,加上臺灣又需安撫獨派支持者,使得他任內對中國政策,因此進退失據,反覆無常。 91年(2002) 8月東京召開第二十九屆世界臺灣同鄉會聯合會,簡稱「世台會」,為討好與會人士,陳水扁以視訊方式,說出:
「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臺灣與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分清楚。」
又說:「只有二千三百萬人民才能決定臺灣前途。如果有需要,改變臺灣的現狀要公民投票。」
對此,他特別強調地說:「大家應該認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大有劍及履及,立即為「一邊一國」台獨主張作出貢獻。


並在隔年底又發表「(四不一沒有)已經不存在」,討好台獨的演講。但不到一個月, 92年(2003)1月7日接見「美日台三邊戰略對話」代表時,卻又說:「四年來都堅定實踐(四不一沒有),沒有任何違逆。」(三二一221頁)
像這樣一面鞏固獨派基本票源,對支持他的人說盡好話。
一面卻又宣示他的「新中間路線」,以「四不一沒有」討好中國,使得世人對他的立場認識因此模糊,常「昨是今非」成為台獨的煩惱。


此外對總統任內可否兼任黨主席,民進黨建黨之初,曾提出黨政軍分離的宣告。陳水扁選前也嚴厲批評國民黨黨政不分為害國家。
故選前承諾「若當選不會干涉黨務,要做全民的總統」。結果 91年(2002) 7月 14日以「黨政同步」,才可避免黨政不一致造成社會紊亂為由,在黨內「一言堂」反對聲浪下執意競選黨主席,通過全代會當選黨主席,以及可指定三位副主席決議。使他在黨內誠信為人懷疑。這種結果一再反復,使他人格破產成為沒有原則不為社會信任,甚至被指為投機的政客。


不管如何陳水扁還是在國人盼望下, 89年(2000) 5月 20日成為臺灣直接民選第二任總統。
為凸顯執政誠意不顧國民黨及民進黨內部反對意見,聘請國民黨籍國防部長唐飛為行政院長。
該年 7月唐飛首次率各部會首長赴立法院,以即問即答方式做施政總質詢。可嘆的是,就在立法院會期間, 7月 22日透過媒體現場轉播,在全國注目下,眼睜睜的看到八掌溪,被水圍困的四位受害者,歷經數小時,政府無人前往救援結果溺斃事件,激起全國憤怒。

這件原屬國民黨籍,嘉義縣長李雅景及當地警消的責任,但因職司空中救援的空警隊,和國軍海鷗部隊,也大意錯失參與救援,使剛上任的陳水扁,遂成為國親兩黨及特定媒體,開始辱罵無能的對象,陳水扁民調下跌二成一。不巧 8月碧利斯颱風又橫掃臺灣,帶來大量雨水,歷經九二一地震後河川改道,龜裂的砂石經不起水沖,臺灣各地發生嚴重的土石流,災情慘重。
陳水扁的施政團隊,因救災經驗不足,又成為媒體另一波修理的對象,民進黨施政能力開始為全國懷疑。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