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北韓核武

2006年是日本安全受威脅的一年。
明治時期日本所以出現「征韓論」,那是中國軟弱不足以侵略日本,但強盛的俄國若佔有韓國,從地理形態對日本危害很大。當時日本雖是小國卻仍有先行佔領朝鮮的企圖心,可見朝鮮對日本的重要。時至今日,朝鮮已改名南北韓國,雖然北韓實施共產制度,對日本有威脅,但北韓也因面臨經濟困難,加上美國控制的南韓梗在其中,對日本的威脅不似想像的大。


倒是過去與菲律賓呂宋、日本先島群島、沖繩群島和日本四島,形成島鏈的臺灣,不僅保障日本和南韓在東南亞自由進出的貿易航線,對日本石油資源的運輸也無後顧之憂。設若失掉臺灣不但東南亞航線聽命於人,對於日本的能源運輸,其花費將無可想像。何況誰佔有臺灣,不但圍堵中國的島鏈盡失,甚且繞過臺灣就可輕易直達日本後門的橫濱和東京等地。這地方就是1854年被美國海軍叩入,才打開一連串「明治維新」的所在。

二次大戰,日本所以敢發動太平洋戰爭,也因據有臺灣。
為了得到日本無生產石油,又不願隨從美國控制,企圖從印尼奪取石油,不惜以小博大偷擊美國珍珠港,才種下失敗主因。這場戰役,美國為避免臺灣當局講價還價故意淡化,但對日本卻是刻骨銘心的記憶。臺灣地位的重要,就長遠戰略言,成為控制南韓和日本的關鍵。


所以說韓國和臺灣都是維繫日本安危所在,偏偏這兩個地方,最近兩年都產生重要危機。
首先是北韓, 2006年 7月 4日美國國慶,北韓從凌晨到下午發射了有意向美國和日本示威的七枚州際飛彈,其中一枚長程飛彈「大浦洞二號」,發射四十秒後墜入日本海,到底是試射失敗還是故意少裝燃料,一直成謎。


過去美國的政策,一直把北韓和伊朗並列為流氓國家(rogue state),說他的人民有三分之一吃不飽,金正日政權隨時會崩潰,但對金正日垮台前,可能的孤擲一注,卻又不敢大意。因為根據情報,北韓應有六到八顆核彈,加上四十顆射程達一千三百公里的勞動飛彈,有能力對南韓、日本、甚至阿拉斯加、夏威夷發動核武攻擊。

這是到現在為止,美國所以駐兵在南韓和日本,超過十萬人原因。而北韓秘密發展核武情資,早是 90年代柯林頓政府已知的事。當時只能聯合英法及日本以「原料換核武」,由各國與南韓提供發電機和糧食給北韓,換取美國和聯合國組成的原子能總署,對北韓提煉鈾原料的核電廠進行檢查,但皆遭北韓拒絕,使得「原料換核武」協議因此無從進行。布希主政後,除過去參與的美、日、俄、中外,另將歐盟和聯合國也加入參與「六方會談」,南韓也採取人道的「陽光政策」,企圖以和談方式換取北韓的核武計劃。


2005年 10月冾談六方會談的胡錦濤走訪平壤,北韓正受困美國金融制裁,產生經濟困難,所以願意接受中國建議,金正日向胡錦濤表示:「北韓堅持半島無核化,堅持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北韓將根據承諾,參加第五輪的六方會談。」根據港媒報,中國金援二十億美元,逐年協助北韓渡過難關並重建重工業,這是 1992年以來,中共對外最大規模的金援(三四九  11頁)。
但此報導是否屬實仍待考證。


然而答應歸答應,實際又是另一回事,隔年 7月北韓仍試射飛彈, 10月 9日不顧鄰國安危逕行核武試爆,激怒了中國和俄羅斯,使得金援計劃受阻。北韓在經濟極困難下,聯合國也通過制裁案。但南韓總統盧武鉉堅拒美國攔阻北韓船隻的制裁行動。使得美國只能透過 11月河內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以激勵方式,包括容許北韓加入亞太經合會,解凍澳門匯豐銀行帳戶,提供食物及石油等援助,勸誘北韓談判,放棄發展核武計劃。

居於南韓善意及北韓太窮,2007年 2月 13日北京舉辦的「六方會談」終達成共識。各國同意以經濟援助換取北韓逐步放棄寧邊核武設施,同時美國也首度同意與北韓進行磋商,討論降低敵對行動及恢復外交關係,並將北韓從「恐怖主義國家」中除名。美國對北韓的讓步,雖被國內保守派人士批評為「爛交易」,而美國駐聯合國前大使波頓也說:「這是會讓全世界有心發展核武的國家,收到錯誤的信息。」


而東京「防衛研究所」主任武貞秀志也說:「這項協議是北韓對美國的勝利,因為協議只提到寧邊,隻字未提北韓另一項高濃縮鈾計畫,該計畫才是 2006年 10月,引爆新一波北韓核子危機的關鍵。」繼六方會談後, 2007年 3月 3日南北韓終於進行另一次的會談。而 3月 5日美國也打破長達半世紀與北韓敵對的對立,在紐約首次舉行所謂「關係正常化」的破冰會談,終於結束北韓表面上,帶給日本的危機。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