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特權馬英九

李宗仁回憶錄說:「蔣先生在中國戰場縱橫數十年,他所憑的武器,不外金錢收買和分化離間的伎倆,若從純軍事觀點,則蔣先生實在不能將將,也不能將兵。」(二四二  254頁)
李敖著《蔣介石評傳》批評國民黨在蔣介石時期為鞏固領導中心,曾積極為蔣介石造神,甚至死後,還由幾位御用教授出面,像師大的江應龍教授就發表「儘管現在是科學時代,儘管現在是民主時代,但是我仍然肯定的說:『蔣總統是神』。」

台大教授葉慶炳也在聯合報發表:「三年前的 4月 5日午夜,蔣公離我們而去。那時刻,台北本來好好的天氣,突然疾雷驟雨,聲勢令人驚悸。平時我讀古人傳記,常常發現當一個偉人溘然長逝,自然界會出現突如其來的變異。從前我總認為這種神話式的記載,目的無非在渲染偉人的不平凡。由於崇拜偉人,有人編織了偉人臨終時的神話;也由於崇拜偉人,大家願意相信這種神話。於是神話變成了歷史。可是自從我親身經歷了蔣公逝世那夜,突發性疾雷驟雨,我不敢再堅持我以前的看法。」
曾任國民黨中宣部代理部長,也是政大教授的任卓宣,也認為造神有利於鞏固領導中心,故對蔣介石的造神運動,他說:「這是好現象!」(二四二  281頁)


82年(1993)2月李登輝發佈連戰組閣新人事命令,為了展現「世代交替」開始起用大量年青學者。
馬英九成為法務部長,開始以「向毒品宣戰」、「向貪瀆開刀」、「展開獄政改革」、推行「行政院版陽光法案」、研擬「洗錢防制法」、「兒童性交易法」、以及推動「二二八事件處理條例草案」等所謂清廉之治法案,結果如何,除了「獄政改革」、「兒童性交易法」稍有績效,其餘應說「宣傳居多」。


臺灣所以「向毒品宣戰」,當時臺灣根據統計吸毒人口超過二十萬佔臺灣人口百分之一,故有「毒品王國」之稱,也被美國指控「毒品轉運站」。為此連戰在 82年(1993) 5月 12日宣佈「向毒品宣戰」,成為馬英九上任要務,成效不彰,反被美國批評,對此他以「臺灣海洛因小盤價,已超過美國紐約街頭的行情」反駁,為自己成果辯護。


至於任內推行的「行政院版陽光法案」,以及「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眾所皆知「陽光法案」推出時宣傳很大,但受制國民黨不能通過。直到他當上黨主席,「陽光法案」仍卡在立法院,為保護黨產,他反成為陽光法案最大且最難搬開的石頭。而「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原名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草案」為民進黨反對。而馬英九對二二八看法,他曾自述在海外曾「與敵人面對面對作戰」的經驗說:
「『二二八事件』的問題,即使台獨也必須承認,『二二八』是一個暴力事件,
而任何爭端,一旦涉及暴力流血,雙方往往就很難再用理性的眼光來處理,必然是各執一詞。」
(二二○  257頁)

因「賠償」與「補償」不同,賠償必有元兇,有元凶就涉及道歉問題。
這種說法不為國民黨同意,當時法務部長馬英九主張將「賠償」改為「補償」。
這個對臺灣人難以接受的法案,直到 96年(2007) 3月 9日才被更名成為真正的「賠償條例」。
至於原被期望能從黨產支出的賠償,也在馬英九當部長時,從最高一千萬元改為五百萬元,甚至是從國庫支出。


至於他最引以為傲的「掃黑、肅貪、查賄」,事實上只是打蒼蠅表演,他要清理的對象,應是國民黨高層。
有個形容說,腐肉會帶來蒼蠅,隨意打都會死掉一大堆。
但只要腐肉存在,後面出現的蒼蠅會更多。
國民黨產就是這塊腐肉,如果馬英九清明,就會將腐肉拿掉,但他不如此做只打蒼蠅,
對於腐肉,從蔣介石直到蔣經國時期,就存在的上層統治階層,這些歸外省籍利益,未曾見馬英九動手過。
反貪腐是假,瞧不起臺灣人是真,而且深切知道,臺灣的蒼蠅拍不完,死了一批還會來更大一批,
這也是他可以任意打,愈打愈出名,為自己套上「青天」美譽。

臺灣蒼蠅多,這是他始終瞧不起王金平原因,因打死了後面的蒼蠅馬上跟上來,不只二、三隻甚至成群。
所以他可以打蒼蠅來宣示清白, 83年(1994) 3月對於各地本土派「賄聲賄影」選舉,他下令全台十八個地檢署,以「掃黑、肅貪、查賄」查辦,六個月內果然起訴一百七十件,總計二百八十人,其中議長十三人,副議長九人,縣市議員二百多人(一六八   49頁),貪污金額高達五億九千多萬元。(二二○  201頁)


對於肅貪,尤其國民黨長期豢養的本土派勢力,他說:「不但要拍蒼蠅,而且要打老虎。」
又說:「貪瀆和賄選是毀滅政治的兩大殺手」
雖說他掃黑的做法很好,只可惜,肅貪的對象都是本省籍,對中央外省籍高官就不敢管。
因在他掃黑的同時「十八標」以及「尹清楓」上校浮屍蘇澳港,後者涉及五億多美元賄賂的「拉法葉案」,卻從沒有看到馬英九像「打蒼蠅」般的精神抖擻。


可悲的是,對層峰唯恐打擊黨內本土勢力,以「主席的故鄉」為藉口,有意徵召他參選「台北縣長」。
他不只拒絕,「志在高遠,不願低就」,深知掃黑帶來的清譽,才是影響他一生的關鍵,
故對行政院企圖掩人耳目頒佈的「行政革新方案」,他假戲真做,對內不僅在十四全大會上痛批黨內選風敗壞。
對外,則大張旗鼓動員各地檢調、政風單位,另外展開一波「肅貪行動方案」,並在各地成立肅貪小組,開始查辦賄選。


這次查賄引起國民黨內部反彈,可想而知,有謂他「無視國民黨的整體利益,和現實的地方政治生態」,「只顧自己作秀,不顧國民黨死活」。雖然批評很多,但愈批評他愈成名。
不只如此,他也企圖將抓賄的手,伸入該年底第三屆立委選舉,他以賄選依舊未被趕出臺灣,故再度放話:
「要將賄選趕出臺灣」。
這些異於過去國民黨貪瀆文化的舉措,當然引起黨內參選人反彈。
不願與民意衝突,和平將之勸離法務部,成為國民黨要務。
雖有人建議他參選「立委」仍遭拒絕,不得已,國民黨最後僅能利用連內閣改組機會將之調離法務部。
85年(1996) 6月成為行政院政務委員。


巧合的是,就在他離開法務部不久,臺灣一連串發生了許多與司法有關的案件。
其中桃園縣長被槍殺,八死一重傷的「桃園劉邦友官邸血案」。
以及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赴高雄市開會,會後搭一計程車離去,永遠不返的「彭婉如命案」至今未破案。
此外一件在馬英九任內引以為傲的事,就是 82年(1993)底法務部長任內,
由於獄滿為患,故將服刑滿二分之一改為只要滿三分之一就可假釋。
沒想到出獄的陳進興和林春生就犯下震驚全國,綁架影視明星白冰冰獨生女,勒索殺害的「白曉燕撕票案」。
這件事雖使繼任的法務部長廖正豪飽受社會責難,但始作俑者卻是「不沾鍋」的馬英九。


當時臺灣社會問題層出無窮,政治方面又發生了「修憲廢省的爭議」。
為此上演「臺灣省長宋楚瑜辭職風波」,國民黨權位鬥爭赤裸裸上演。
整個社會動盪不安,連戰內閣能力及聲望岌岌可危,需要有人奧援時,不料,屈就政務委員滿週年的馬英九正逢從政瓶頸,盛傳「求官(內政部長)不可得,心生不滿」欲離去(二二○  186頁),如此一來對一路提拔,寄望很深的連戰內閣,無異揮出重重一拳。雖然連戰本人也親自出面拜託說:「英九啊,再等三個月吧!我們再同時離開。」(二二○  181頁)
但馬英九不為所動猶對外發表:
「改革猶未成功,政治風氣已變;以權謀私,爭功諉過,改革阻力重重,人民積怨日深。」
又說:「英九忝為內閣之員,對此發展深感痛心、無力,為表負責,乃決定辭去現職。」(一六八52頁)


他以「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用語,表明心志,決非「以退爲進、戀棧權位」,故又發表「辭職棄選」聲明,86年(1997)5月辭去行政院政務委員。當然對連戰絕情為人批評,但他毅然「辭官」卻成為黑金國民黨難得的「清流」,成為二千年大選後,因興票案無法扶起的宋楚瑜,後繼的「中國人」,為統派媒體想繼續主導臺灣政權難得的「造神人才」。
雖然如此,但馬英九真的大公無私嗎?
遠的不說,就以他離開行政院欲回政大教書。
有趣的是,表面講法的馬英九欲回政大,早已錯過申請時效,為此政大破例召開「特權會議」,「故意放水」讓馬英九執教,雖遭很多教授反對仍無效,藉「特權」返校教書,他卻甘之若飴,這才是真正的馬英九。(二二○  249頁)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