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Toggle navigation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
主選單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七章 兩蔣統治時期」目錄
MarkDown
7-3 懲治叛亂條例
1. 中國淪陷
1-1 中山艦事件
1-2 四一二事件
1-3 反共明星
1-4 打倒新軍閥
1-5 中原大戰
2. 蔣介石的特務組織
2-1 財政部長宋子文
2-2 蔣介石特務組織
2-3 五次剿共
2-4 日本之侵略&西安事變
2-5 對日抗戰
2-6 貪腐的蔣宋孔家族
2-7 共產黨興起
3. 臺灣接收
3-1 臺灣「金銀島」
3-2 被出賣的臺灣
3-3 財產接收
3-4 臺灣工業破壞
3-5 整肅臺灣舊勢力
3-6 二二八前夕的臺灣
4. 二二八事件
4-1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4-2 國民黨重施故技
4-3 「三十二條要求」
4-4 臺灣黑名單
4-5 臺灣共產黨
4-6 撒退前的臺灣
4-7 蔣介石當選總統
5. 中國國民黨軍事失敗
5-1 頒佈戒嚴令
5-2 蔣介石盜取黃金
5-3 黃金運送
6. 蔣介石來臺
6-1 蔣經國的政工班
6-2 美援臺灣
6-3 韓戰爆發
6-4 美軍司令麥克阿瑟
7. 兩蔣統治體制
7-1 臺灣地方自治綱要
7-2 三七五減租
7-3 懲治叛亂條例
7-4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7-5 八二三砲戰與白團
7-6 整肅吳國楨
7-7 孫立人兵變
7-8 國家安全局
7-9 海外台獨組織
7-10 《自由中國》
7-11 臺灣大眾幸福黨
7-12 共同安全法
8. 蔣經國統治下的臺灣
8-1 臺灣的經濟成長
8-2 臺灣新興的中小企業
8-3 蔣經國接班
8-4 紅葉少棒隊
8-5 臺灣退出聯合國
8-6 臺灣「增額選舉」
9. 臺灣黨外運動
9-1 新一代黨外
9-2 中壢事件
9-3 美麗島事件
10. 臺灣地方派系與黑金
10-1 臺灣北部地方派系
10-2 臺灣南部地方派系
10-3 屏東與高雄市地方派系
11. 臺灣本土文化
11-1 外來的中華文化
11-2 兩蔣後期臺灣文化
11-3 臺灣宗教迫害
11-4 蔣介石逝世
12. 繼任的蔣經國
12-1 臺灣關係法
12-2 作票的國民黨
12-3 臺灣工商業發展的障礙
12-4 黨營事業
12-5 獨裁蔣經國
12-6 美國「江南案」
13. 變革的蔣經國
13-1 黨外三君子
13-2 臺灣環保運動
13-3 臺灣民主進步黨
13-4 解除戒嚴
13-5 臺灣人蔣經國
7-5 八二三砲戰與白團
第七章 兩蔣統治時期 ========== 蔣經國不斷擴權,41年(
1952
)對國民黨友善的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當選美國總統,他任命對臺友善的杜勒斯(John F. Dullers)為國務卿,也應允蔣介石隨時反攻要求,宣佈將第7艦隊撤離臺灣海峽。本來國民黨對美宣傳,就是使美國人相信臺灣確實擁有1支一流部隊,只要美國願意,不只可對抗共產黨部隊也可隨時反攻大陸。為證明有此能力,42年(
1953
)成為臺灣偷襲對岸最頻繁一年。但在美國無意支持大規模戰爭,國民黨又無「自行反攻」能力,為促使美國出兵,43年(
1954
)蔣介石竟發奇想,以海軍捕捉航行臺灣海峽公海上的荷蘭和蘇聯油輪。 這事引起英國香港關心,要求國際法干涉,英國發表:「同盟國只同意蔣氏之佔領臺灣,但這不構成合法的轉讓。」英國開始討論臺灣地位問題,加拿大外交部長皮爾森(Lester Pearson)也建議,召開國際會議處理此問題,才終止蔣介石放肆行為。(一七三440頁) 為安撫蔣介石,美國杜勒斯同意繼韓國與日本簽訂共同防禦條約,該年 12月 2日與臺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雖承諾防衛臺澎,對是否協防金馬則存保留。條約也限定蔣介石除非受到攻擊,不能反攻,兩岸以臺灣海峽為界成為現實。「反攻大陸」對臺人言,成為口號實際無法履行的「政治謊言」。台灣雖有中美協約保護,但蔣介石為掩飾「反攻大陸」謊言,背著協約發動多次小型攻擊,甚至藉大陳島攻擊至長江口,迫使美國不得不要求蔣介石軍隊 44年(
1955
)自大陳島撤退。 臺灣隨著韓戰成為美國協防夥伴,政治和經援也有重大改變。 政治方面,美國不只 40年(
1951
)派蔡斯少將(William C. Chase)來臺出任美軍顧問團長保衛臺灣。 該年 48個國家在舊金山與日本簽訂戰後和約,蘇聯和英國反對臺灣出席,美國亦堅持排除中共。 因中國未能參加,這個在次年生效的和約,結論為日本放棄臺灣主權,台灣權利由簽約 48國共管,等待聯合國做最後決定,直到如今,聯合國對此都未做出任何決定。 至於經援,美國亦應允給予援助,美國承認日本在臺建設已遭破壞,中美合作基礎乃是恢復過去損失和荒廢(一七三 399頁)。 為此藍欽(Karl L. Rankin)大使在 40年(
1951
)8月抵臺,直到 46年(
1957
)離臺,估計在臺 7年間,美國對臺經援已達 20億美元。當藍欽離臺時,臺灣已有一萬多名美國人,還有數百個私人企業(一七三 400頁)。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