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Toggle navigation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
主選單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八章 臺灣本土政權時期」目錄
MarkDown
3-2 國統綱領
1. 李登輝崛起
1-1 蔣經國栽培
1-2 李登輝繼位之爭
1-3 國民黨內新勢力
1-4 閣揆俞國華
2. 解嚴後的黨外運動
2-1 臺灣國名
2-2 天安門事件
2-3 民進黨內鬥爭
2-4 二月政爭
2-5 萬年國代
3. 李登輝總統
3-1 治安閣揆
3-2 國統綱領
3-3 中共武力威嚇
3-4 臺獨黨綱
3-5 郝伯村辭職
3-6 臺灣加入聯合國
3-7 貪婪之島
3-8 新黨
4. 蛻變中的民進黨
4-1 李登輝情結
4-2 黑金政權
4-3 拉法葉艦事件
4-4 亞太營運中心
5. 總統直選
5-1 一九九五年閏八月
5-2 WTO與APEC
5-3 國民黨繼位之爭
5-4 香港回歸
5-5 亞洲金融風暴
6. 戒急用忍政策
6-1 柯林頓對臺政策
6-2 兩岸談判
7. 兩國論
7-1 臺灣安全加強法
7-2 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
7-3 獨派質疑
7-4 臺灣的災難
7-5 總統候選人救災
8. 陳水扁當選總統
8-1 政黨輪替
8-2 中共武力攻台
8-3 台海戰力分析
8-4 民進黨執政
9. 陳水扁「四不一沒有」
9-1 開放大陸投資
9-2 高科技外移
10. 臺灣的社會問題
10-1 兩岸三通
10-2 廢核四與公投
10-3 農漁會整頓
11. 臺灣兩岸局勢
11-1 臺灣軍購案
11-2 自衛人衛
11-3 伊拉克戰爭
12. 貪腐國民黨
12-1 本土派黑金
12-2 臺灣立法院
13. 百萬人護臺運動
13-1 臺灣財政問題
13-2 新十大建設
13-3 捐地節稅
13-4 優惠存款改革
3-4 臺獨黨綱
第八章 臺灣本土政權時期 ============ 中共對臺政策表面雖說和平統一,事實卻是不停以武力威嚇臺灣。 尤其在 71年(
1982
)中國與雷根簽訂不利臺灣軍售的「八一七公報」,鄧小平就說中共有力量封鎖臺灣海峽,胡耀邦也說中共從未承諾不對臺用武。為此 74年(
1985
)美國國務院立刻針對胡耀邦談話發表聲明,表示「八一七公報」是建立在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上的。 美國參眾兩院也要求行政部門,對臺售予更先進武器。並通過為國務院反對的「臺灣前途」修正案。 此法案重申美國希望臺灣問題和平解決,不受外來威脅。 但中國國務院國際問題專家宦鄉,卻又說臺灣問題倘二、三十年內不解決,就要考慮用武。 而且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受邀訪問美國,也說過中共從未承諾不對臺用武。 但後來蘇聯戈巴契夫上臺,他的民主改革「新思潮」,使得世界所有獨裁國家為之驚恐。 79年(
1990
)6月中國發生震驚全球的天安門事件,讓許多同情中國的民主國家,紛紛停止中國投資。 中國經濟蒙受嚴重打擊。該年8月中東又發生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事件,引來波斯灣戰爭。 美國的先進武器使一向自負的中國感到震驚,李鵬一改過去狂言,反稱中國需要「臥薪嘗膽」。 並改變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推行次序,把科學技術調到最前頭。而在湖南視察的江澤民也說:
「歷次局部戰爭的現實告訴我們:現代戰爭已成為高科技戰爭、電子戰、導彈戰,落後就意味被動挨打,在現代化建設中,電子工業將成為優先發展的主要行業之一。」
,將該年的軍事預算增加了百分之十二。 81年(
1992
)初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楊尚昆之弟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為討好主張改革開放的鄧小平,提出軍隊應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不料卻被保守派曲解為想以軍指揮黨,因而下台。 但因楊尚昆兄弟掌有軍隊實權,為防意外,江澤民因此晉升大批上將以討好軍隊。 79年(
1990
)蘇聯戈巴契夫宣佈放棄共產主義,帶來蘇聯解體,使得歐洲東西冷戰對抗局勢因而結束。 改變世界原以美日、歐洲、中國和蘇聯為主的強權勢力,美國成為唯一超強國。 故對猶是獨裁的中國,採用「圍和政策」。 除與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同時也採用圍堵嚇阻政策,從日本到澳洲建立起一條包含臺灣在內的封鎖鍊。 美國在這種政策架構下,主張不但不允許中國武力犯臺,也不主張臺灣獨立,但鼓勵臺灣與中國進行對話和交流。 為保障臺灣安全,美國就曾在 85年(
1996
)臺海危機時,派出航空母艦巡弋臺灣海峽。 並在 88年(
1999
)美國與日本修訂美日安保條約時,主動將臺灣海峽納入「周邊有事」範圍可見端倪。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