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Toggle navigation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
主選單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八章 臺灣本土政權時期」目錄
MarkDown
4. 蛻變中的民進黨
1. 李登輝崛起
1-1 蔣經國栽培
1-2 李登輝繼位之爭
1-3 國民黨內新勢力
1-4 閣揆俞國華
2. 解嚴後的黨外運動
2-1 臺灣國名
2-2 天安門事件
2-3 民進黨內鬥爭
2-4 二月政爭
2-5 萬年國代
3. 李登輝總統
3-1 治安閣揆
3-2 國統綱領
3-3 中共武力威嚇
3-4 臺獨黨綱
3-5 郝伯村辭職
3-6 臺灣加入聯合國
3-7 貪婪之島
3-8 新黨
4. 蛻變中的民進黨
4-1 李登輝情結
4-2 黑金政權
4-3 拉法葉艦事件
4-4 亞太營運中心
5. 總統直選
5-1 一九九五年閏八月
5-2 WTO與APEC
5-3 國民黨繼位之爭
5-4 香港回歸
5-5 亞洲金融風暴
6. 戒急用忍政策
6-1 柯林頓對臺政策
6-2 兩岸談判
7. 兩國論
7-1 臺灣安全加強法
7-2 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
7-3 獨派質疑
7-4 臺灣的災難
7-5 總統候選人救災
8. 陳水扁當選總統
8-1 政黨輪替
8-2 中共武力攻台
8-3 台海戰力分析
8-4 民進黨執政
9. 陳水扁「四不一沒有」
9-1 開放大陸投資
9-2 高科技外移
10. 臺灣的社會問題
10-1 兩岸三通
10-2 廢核四與公投
10-3 農漁會整頓
11. 臺灣兩岸局勢
11-1 臺灣軍購案
11-2 自衛人衛
11-3 伊拉克戰爭
12. 貪腐國民黨
12-1 本土派黑金
12-2 臺灣立法院
13. 百萬人護臺運動
13-1 臺灣財政問題
13-2 新十大建設
13-3 捐地節稅
13-4 優惠存款改革
4-2 黑金政權
第八章 臺灣本土政權時期 ============ 許信良以「民進黨要出頭,就要鬥倒李登輝」(二五六 43頁)走「急獨」主張時,逼得李登輝不得不應黨內要求出面制止。 82年(1993) 4月李登輝發表「不再縱容民進黨」之說,引發軒然大波。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陳水扁,對外宣稱將與李登輝情結「莎喲哪啦」。 該年五月,李登輝在黨內輔選座談會時,又說:
「沒有人相信民進黨能領導中華民國。」
更是引起民進黨不滿,並以「民進黨要領導的是臺灣共和國」回應。 民進黨發現李登輝的民主改革,與他們過去抗爭的目標有太多雷同,使他們在改革過程中,喪失政治號召,深陷在「李登輝情結」中。 為重新拾回政治主導權,新潮流邱義仁、吳乃仁等,以為須在省籍情結的矛盾上,重新提出新方向、新問題,才不致為「李登輝情結」牽引。但謝長廷卻以為沒有理由違背臺灣人民利益,反對李登輝。 應在支持李登輝強化臺灣人感情的同時,建立與之抗衡的社經體制。 何況民進黨始終堅決反對統一,反對國統綱領,在施政理念上仍有所區別,不需割捨「李登輝情結」。 由於李登輝的民主改革,使原本主張走群眾路線的民進黨,體認回到議會的重要。 但有限的公職人員,遂成為各派系爭奪對象,故有「公職輪流做」的聲浪發出。 且在五屆三中全會,通過「公職任期限制條款」。這個決議,當然使久佔公職的高雄余家班最後退席抗議。 事實上,民進黨派系頗多,內部存在的不僅有各項公職選舉提名之爭,還有統獨之爭、路線之爭、以及組織架構之爭。 故由組黨當初的美麗島、新潮流兩系,發展到民國 81年(
1992
)第二屆立委選舉,由新潮流衍生的則有邱義仁、吳乃仁、林濁水、洪奇昌等新系。由謝長廷籌組,包含施明德、姚嘉文、蔡同榮、沈富雄在內的福利國研究室。以及獨系,包括黃華、顏錦福、黃爾璇、以及海外回國蔡同榮、陳唐山等,成立臺獨旗幟鮮明的臺灣國會辦公室。 而美麗島系則分裂成以張俊宏為主的政治家工作室,包括黃信介、葉耀鵬、謝聰敏、黃煌雄等在內,所謂舊美麗島系,還有以許信良為主的新美麗島系,和以陳水扁、呂秀蓮、余政憲等為代表的正義連線等中間系出現。 這些派系不同主張,且為自已利益互相傾軋,不僅模糊民進黨主張。而且為求勝選,廣結善緣,任意擴充,吸收大量無理想性黨員結果。 使民進黨被羅織「新黑金」「換湯不換藥」的批評。 這些現象尤以 82年(
1993
)許信良擔任黨主席任內最為明顯。 許信良想帶領民進黨走出李登輝情結,也為自已競選總統鋪路,開始發展以他為主,鬥倒彭明敏及李登輝運動。 因此在李登輝民主改革困難下,民進黨不但不扮推手,出乎國人意料在「急獨」主張不成背景下,一百八十度轉彎,反發出「大膽西進」、「政經分離」、「全面三通」與反本土國民黨非主流、新黨等結合,出現以中國為核心的聲音。 使得新黨主席趙少康對外得以宣佈:「擊敗李登輝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新黨加民進黨,再加進一個林洋港」。(二五六28頁) 許信良在無計可施下,只有「反李登輝」,甚至已到不擇手段地步,與國民黨非主流等結合的結果,更模糊了民進黨的本土特色,開始成為本土社會質疑的政黨。 尤其 84年(
1995
)民進黨舉辦第一次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彭明敏與許信良競爭,更離譜的出現了國民黨才有的「機動投票部隊」和「賄選」傳聞。這些作為,在在都使民進黨喪失了原有理想,與黨主席許信良個人一樣,成為投機的黨派。 這些不利民進黨作為,不久,幸因許信良競選總統提名失敗,宣佈退黨下臺,自行參選總統才未擴大,仍為臺灣人民所信任。 許信良雖離開民進黨,但「李登輝的情節」仍在。 84年(
1995
) 2月 28日李登輝在二二八受難家屬盼望下,參加臺北新公園二二八紀念碑揭幕典禮,並公開向家屬道歉。 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出乎意料,同意陳水扁市長在總統府前,舉辦「終戰五十年」的飆舞大會。 會中李登輝更說出了臺灣人一致的心聲。他強調:
「現在在這裏,總統府的主人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中華民國總統在明年三月即將由全體人民選舉產生, 代表總統已成為自由、民主、公義象徵,大家應該感到高興,也是大家應該共同堅持的。」
(一七八 231頁)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