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Toggle navigation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
主選單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馬金復僻時期」目錄
MarkDown
7-5 進口美國牛肉
1. 壹、2004年總統選舉
1-2 中國政局
1-3 政治明星馬英九
1-4 選戰前馬英九
1-5 馬英九綠卡事件及醜聞
2. 貮、馬英九當選總統(上)
2-2 馬金體制
2-3 劉兆玄內閣
2-4 黨政分離系統
2-5 軍警特與黑道
2-6 控制國安體系
2-7 國安會秘書長
3. 馬英九當選總統(下)
3-2 御用司法工具
3-3 台灣司法院
3-4 法務部檢察署
3-5 台灣大法官
3-6 台灣監察院
3-7 造假掰案
3-8 法務部特偵組
3-9 法務部長羅瑩雪
4. 參、馬金施政
4-1 國務機要費等案
4-2 冤獄與造假
4-3 豢養財團
4-4 媒體攏斷
4-5 商媒共生集團
4-6 忽視民生與產業
4-7 圖利財團
4-8 台灣農民生計
4-9 台灣災難
5. 肆、中國政策(上)
5-1 九二共識
5-2 兩岸官方會談
5-3 兩岸會談的失敗
5-4 習近平的兩岸政策
5-5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5-6 中國的「九二共識」
6. 中國政策(下)
6-1 外交與國防休兵
6-2 馬英九的外交政策
6-3 新航線之爭
6-4 馬習會
6-5 台灣外交處境
6-6 台灣外貿鎖進中國
7. 、社會問題(上)
7-1 貪腐政權
7-2 社會不公不義
7-3 合法掠奪
7-4 民不聊生
7-5 進口美國牛肉
7-6 證所稅開徵
7-7 年金改革
7-8 社會積弊、司法已死
8. 社會問題(下)
8-1 財政惡化與年青就業
8-2 台灣食安事件
8-3 頂新黑心油
8-4 頂新政治獻金
9. 社會運動
9-1 太陽花學運
9-2 反核四運動
9-3 香港佔中運動
9-4 反慈濟事件
9-5 台灣人權與劫囚案
9-6 反課綱事件
10. 轉型的民進黨
10-1 國民黨的崩解
10-2 六都選戰
10-3 稅務機關
10-4 國民黨敗選
10-5 台北市柯文哲新政
10-6 黨魁和黨產問題
10-7 國民黨內鬥
10-8 洪秀柱的一中同表
10-9 2016年大選
7-7 年金改革
馬金復僻時期 ====== 2012年 4月 9日財政部宣佈證所稅復微方案,個人股票年獲利 300萬以上,將課徵 20%證所稅,但長期持有 5年以上課徵減半。 復徵證所稅曾是李登輝時代,劉憶如母親郭婉容為經建會主委兼財政部長時宣佈的政見。 結果,1989年起復徵證所稅,股票從 8千9百多點無量崩跌 19天,來到 5千 7百餘點,郭婉容只得辭職下台。 2012年總統大選,以「宇昌案」抹黑蔡英文,自認護馬連任有功的劉憶如,在馬英九「租稅正義」口號,上演「公主復仇記」,結果各方壓力接踵而來, 5月 28日立法院黨團在多方辯論下,推出完全推翻劉憶如的「整合版證所稅」,俗稱修正後的證所稅,劉憶如看到內容完全被推翻,馬英九也沒護航,隔日向行政院長陳沖遞出辭呈。 「有所得就應繳稅」,照理說這是國民義務。所以課微證所稅是對的,資本利得本該課稅。油電雙漲也是如此,政府本就不該拿納稅人的錢來補助油電費,使得大量用油電的企業得到好處,政府等於劫貧濟富。政府不先好好去撤查弊案重重的中油及台電,不去處理工業用電的不公平補助,卻先漲小老百姓電費。 金融風暴,全球經濟搖搖欲墜,在這關鍵時候,馬英九突以「公平正義」為由,以為豬養肥了就可殺,雞養大了就該生蛋,不問證交稅是否已含證所稅,以有所得就課稅。馬英九藉著連任的強勢,2012年 7月在立法院甲級動員,強勢通過美牛進口和證所稅, 8月 8日總統公佈在 2013年元旦開始實施,這就是俗稱「舊制證所稅」。開徵證所稅,沒有做好事前準備,計算又分「一般型」和「加值型」二種,即台股在大盤指數 8500點以下時,僅交證交稅,超過 8500點須再額外繳交 0.2 - 0.6%證所稅。 台股8500點以上課徵證所稅,為了避免額外被課稅,大盤股市無法超越8500點,被稱為股市的鍋蓋和天花板,股市成交量萎縮,馬政府不僅沒收到證所稅,連證交稅也大量縮水,2013年5月28日行政院長江宜樺重新檢討證所稅,提出13項提振經濟措施,修正證所稅也是重要項目。 2013年 6月 2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新制證所稅。修正後的證所稅,取消 8500點課徵門檻,散戶也免徵,但規定從 2014年起成交量,超過10億元大戶,超過部份都將課徵 0.1%證所稅,又是一頭牛扒二次皮。 結果大戶不是出走,就是人頭戶泛濫,股市交易量再次萎縮,影響證交稅。財政部偷雞不成蝕把米。 雖然 2013年 8月 1日金管會為了提振股市,曾銘宗射出「可先買後賣現場當沖」,「擴大平盤下可放空檔數」,「准許券商自營部門可在漲跌停板時交易」等所謂「台股三箭」,股價從 2012年 8月時曾銘宗上任時的 8107點,漲到 2014年 7月的 9569點,但也只是曇花一現。 對於「證所稅」改革,一向挺藍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眼見馬政府一再失敗,曾率真提出批評說:「實施時不選擇時機,稽徵辦法,包括人頭戶,外資等問題,通通都沒有準備好,覺得馬政府所為是匆匆忙忙得有勇無謀。」過去股市平均交易量,2007年至2012年第一季日平均值為1360億元,但從第二季實施證所稅起,只有1000億元左右,交易量萎縮。比較國際各國股市,台灣萎縮29.9%,紐約2.4%,香港8.4%,新加坡1.5%,上海增加2%,東京58.7%,台灣減少最可觀。 2015年起對交易量達 10億元大戶,採設算為主,核實為輔課稅,每季買賣金額5億元以上大戶,當然才會成為課稅對象。結果,從 2012年第二季開始,大戶平均季的交易額度和戶數,就已大幅減少了 5成之多。 過去證交稅向買方課微0.3%證交稅,實已包含證所稅的量能課稅原則,每年約可徵收到1000億元,約佔整體稅收6%,因無稽徵成本制度,對買賣股票族就非常不利。馬政府不知,反以資本利得另外課徵證所稅,當然引起股票族不滿,投資人不是另找目標,就是不做股票,結果 2012年證交稅實徵,只有716億元,僅是過去交易量1265億元的 56.6%。2013年更差,只微得 710億元,為國庫預算964億元的73.7%,國庫短收 254億元。諷剌的是財政部原本預估可每年收到 100億元左右的個人證所稅,入帳才24億元,都與財政部預估值不同。 反而是台灣的資金,從2012年第二季證所稅開始實施,就流出994億美元。金融帳下對外投資總額,也流出978億美元。國人投資海外有價證券則成長37.2%,可見台灣資金的流向是大量減少投資股票,對台灣經濟造成莫大損失。使得2010年第三季到2014年第二季,統計台灣流出資金,總共1438億美元。 台灣從馬英九連任,就一直上演證所稅鬧劇,說來正巧,證所稅 2012年7月通過立法院,8月馬英九就讓愛將曾銘宗,擔任金管會主委。 直到如今,這個被人詬病,一改再改,不僅歷任行政院長和經濟部長都承認政策錯誤。2016年總統大選,仍是國民黨在立法院急於修正的政策,曾銘宗不管再怎麼犯錯,都能穩坐主委席次位,可以看出國民黨內不是「無人」,就是「無恥」。 證所稅失敗,並非稅付不公平,而是政府忽略證交稅已包含證所稅。 2014年9月28日行政院前政務委員薛琦說:「證交稅原就有證所稅性質,有課證交稅國家,通常沒有證所稅,課證所稅原本就是鬧劇一場,是民粹下產物」。然而錯誤既已造成,台灣經濟現況,可從股市反應中得知。前國策顧問黃天麟,2015年《認清台灣股市邊陲化問題》一文中提到: 「歷經15年漫長迷途,台股終於再度觸及萬點,但卻被稱為史上最冷的萬點。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對此,近日主要論述都指向證所稅、兩稅合一抵稅率減半,2%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以及外資與內資的不公平稅制等。沒錯,這些都是。但卻忽略了問題的核心。股市是一國經濟櫥窗。同理台股這十五年經濟發展的寫照,這點可從下列關聯數據獲得印證。 \------------------------------------------------------- 1、1990年代我國平均經濟成長率GDP為 6.4%,扁政府的 8年降為 4.4%,馬政府六年平均再降為 2.8%,股市亦然,一波不及一波。 2、代表股市活絡情況的台股周轉率,1999年還有 288.6%,2007年降為 153.3%,2014年只剩下 84.6%。 3、2000年 2月 18日股市登上 10393點時融餘資 5581億元,2007年 10月 30日 9859點時就降為 4144億元,而此次萬點行情融資餘額只有 2140億元。 這些數據下降之程度,都幾與 GDP成長率下降之幅度相當。 \---------------------------------------------------- 經濟成長率表示國民資產之累積,成長率下降必然表示匯集於股市資金成長之下沈。問題是『為什麼這15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會持續下降?』且一度由四小龍之首掉到龍尾?答案是『2000年後台灣經濟政策,放棄國際而走進中國』。積極開放、全面開放、ECFA、服貿、貨貿都使台灣的資本、人才、技術持續流向中國,激起一波波以中國為中樞的邊陲效應(投資中國資金逾五千億美元)。 質言之,當今台股之冰冷,是台灣經濟邊陲化結果,亦可稱為『台灣股市邊陲化現象』。 近日股市分析師都在慨嘆散戶都走了,以前萬點的菜籃族已不復見,其實這些菜籃族不是不想回去,只因薪資水準退回15年前水準,三餐不飽,那來投資股市餘力?那些『跨海政商利益集團』催生的『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經建模式,不僅延緩了產業升級與轉型,還把只剩29%經濟成長果實分去大半,使堅守台灣的中實戶所能分得到的不多,不公的稅制、偏高的證所稅,又加重了問題的嚴重性。 15年來台灣的股市就在積極開放、產業西移、中樞、邊陲、全面開放、產業再西進、第二階段邊陲化、ECFA、服貿、第三階段邊陲化的惡性循環中煎熬,導致22K經濟、散戶退場、中實戶萎縮。試想,台灣股市還能不冰冷嗎?」(《認清台灣股市邊陲化問題》黃天麟,自由時報2015年5月10日) 2015年3月27日馬英九談及任內功過,坦承證所稅是讓他遺憾的政策,推出時機與方式應再周延,他也強調,資本利得是租稅公平中重要項目,又將責任外推。 2015年 7月經過國民黨全代會推蔫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因應選舉需要,發動證所稅第三度大修,雖通過二讀,但朝野對協商內容仍有意見,最後交付協商。 當時讚成證所稅,財政部長張盛和說:「捍衛證所稅,賠了烏紗帽也在所不惜。大戶條款就像禿頭的人,只剩一、二根頭髮,兩根毛也很重要。」立委賴世葆也說:「IPO課證所稅,是國民黨團證所稅案的底線,若貿然廢除大戶條款,恐被質疑向有錢人妥協。」軍系立委費鴻泰更說:「只要我當立委一天,就絕不允許廢掉大戶條款。」自稱財經專家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曾巨威也說:「若廢大戶條款,不惜杯葛鬥場,為證所稅租稅公平而戰」。 這些說大話,主張實施證所稅的黨官員和立委,現在西瓜偏大邊,說出違心說。 張盛和以「情勢變化難以預料,不能逼葉克膜病人起來復健運動」 說出:「上任是為了收拾證所稅;支持洪版證所稅,若是對股市能有幫助的,都可以做。」 前後表現不一致,被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譏笑說:「臉都不要了!誰還在乎兩根毛。」 賴世葆也改口說:「洪版兼顧各個面向;若民進黨杯葛,就是選舉語言。」 費鴻泰也說:「黨團一致決議支持洪版證所稅。」 曾巨威更說出:「洪版是給台灣一個新架構,新的稅制改革機會。」 台灣不管產官學界不要臉的姿勢,一覽無餘。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