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Toggle navigation
李政隆 台灣史研究室
:::
主選單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六章 日治時期」目錄
MarkDown
1. 日本明治維新
1-1 中日甲午戰爭
1-2 日軍來台
2. 日本治台初期
2-1 臺灣鐵路改建
2-2 日本早期在台教育
2-3 臺灣人抗日
2-4 日本在台徵兵
2-5 腐敗的日本官僚
3. 武官總督治台初期
3-1 三大調查
3-2 臺灣衛生整治
3-3 臺灣都市計劃
3-4 臺灣醫療設施
3-5 臺灣鐵、公路建設
3-6 臺灣港口建設
3-7 臺灣鴉片的禁絕
3-8 日俄戰爭後的臺灣
3-9 臺灣理番總督
3-10 禁絕臺灣舊習俗
4. 日治時的臺灣經濟
4-1 鼓勵日本獨佔企業
4-2 臺灣土地漲價
4-3 早期糖業史
4-4 西來庵事件
4-5 日治中期的建設
4-6 嘉南大圳
4-7 第一次大戰後的臺灣
4-8 歐洲經濟不景氣
5. 日本文官總督與民主運動
5-1 臺灣教育改進
5-2 臺灣醫學教育
5-3 廢除六三法案、臺灣啟發會
5-4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5-5 臺灣文化協會
5-6 治警事件
6. 臺灣社會運動
6-1 臺灣農民問題
6-2 日本退官佔地事件
6-3 臺灣農民組合
6-4 臺灣民報
6-5 日本金融風暴
6-6 東方會議
6-7 霧社事件
7. 臺灣民主運動
7-1 臺灣民眾黨
7-2 滿洲開發
7-3 軍人干政
7-4 臺灣拓殖殊式會社
8. 臺灣民主運動尾聲
8-1 民眾黨分裂
8-2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9. 臺灣文化與藝術
9-1 臺灣音樂
9-2 臺灣新戲劇
9-3 臺灣新文學
9-4 臺灣美術
10. 日本統治尾聲
10-1 日本軍國主義
10-2 第二次世界大戰
10-3 臺灣的工業
10-4 工業蛻變時期
10-5 臺灣軍需工業
10-6 臺灣皇民化運動
10-7 臺灣徵兵制度
1-1 中日甲午戰爭
第六章 日治時期 ======== 日本想佔領臺灣,早源於荷蘭統治時期,後因德川幕府採取「鎖國政策」作罷。 往後的日本也與中國一樣,飽受列強的侵略。德川寬政 4年(
1792
)被俄國強迫打開北部門戶,爭奪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德川安政元年(
1854
),又在美國壓力下,被迫打開門戶。這些舉止引起日本恐慌,開始有人提出海防建國等富國強兵政策。為防範來自歐美、俄國的威脅,遂有北進、南進和進出中國之議。目睹了幕府腐敗,與對外的無能,主張還政天皇,以「尊王攘夷」帶動日本維新運動,大思想家吉田松陰就曾提出他的經國大計,主張:
「北取滿洲,南治臺灣、呂宋諸島。」
而「其中最容易攻取的是朝鮮、滿洲和中國」,但此建議不為幕府採用。 直到慶應 4年(
1868
),鳥羽伏見之戰爆發,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下台。 明治天皇親政,是為明治元年(
1868
)。 明治天皇十七歲始政,可謂多事之秋。不僅幕府遺留的龐大外債,與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甚至連掃蕩擁幕派的經費都沒有,需強索富豪「樂捐」方能舉事。 幸深明大義的德川慶喜願意下台,而擁幕勢力很快就失敗。使得天皇復政得以順利。 雖然如此,但對貧窮的明治天皇,總計仍有二百五十多個藩地,若處理不好隨時會發生戰爭。 治理這樣的國家,明治天皇啟用了復政有功的「薩長藩閣」。重用了薩摩的大久保利通、鹿兒島的西鄉隆盛、大村益次郎、長州的木戶孝允、佐賀的江藤新平、以及「征韓論」的副島種臣等人。他們主張「尊王」,但不「攘夷」,以全盤西化,開始了「明治維新」。為了調查日本國力,他們首先造戶籍,賞賜商人和農人只為武士才有的姓氏。通令全國剪髮、廢刀、設公廁、改陽曆,並公告太陽旗為國旗每逢節慶必升掛。同時,為了發揚代表天皇的「神道教」,他們採取「廢佛毀釋」迫害寺廟。並為宣傳他們的理念,讓福地源一郎等人,在明治元年(1868)4月發行「江湖新聞」報紙。 明治天皇施政中最重要的即是明治4年(1871)頒詔「廢藩置縣」。 為使
「廢藩置縣」
能順利進行,他們首先說服了曾主張「尊王」的薩摩、長州、土佐、肥田四藩,自動交出藩地還政天皇,並由國家分別就藩地大小授與公候伯子男等爵位,成為世襲貴族。這些爵位雖遲至明治 17年(
1884
)方才授予,但對負債繁重的各藩仍是誘因。藉此廢藩設置72縣,解除了日本諸藩割據的局面,對全國團結提供了貢獻(一四八 15頁)。 明治時期被日本視為最大威脅的國家乃是朝鮮。因環繞朝鮮的圓弧地理位置,誰據有朝鮮就可牽掣日本。強權俄國覬覦朝鮮已久,而中國腐敗,朝鮮遲早落入俄國的觀念下,先行佔有朝鮮遂成為日本存亡所繫。副島種臣提出的「征韓論」,雖獲西鄉隆盛、江藤新平、板垣退助等支持。但為當時主政的大久保利通、木戶孝久、岩倉具視等人反對,以日本農民暴動頻繁,又有50多萬失業武士,賦稅極重民不聊生,隨時會有動亂為由反對。因此下台的「征韓論」者,因不滿大久保利通等藩閣專權,故有「二次維新」改革之議。而大久保利通為轉移「征韓論」的注意力,遂利用臺灣「牡丹社」事件,在明治7年(1874)由西鄉隆盛之弟西鄉從道率兵征臺。 此次日本征臺後來在列強反對,以及西鄉從道一意孤行下失敗。 但仍難解反對者不滿,終於釀成明治 7年(
1874
)到明治 10年(
1877
),日本各地的叛反事件,連西鄉隆盛也被迫參與西南之亂。 西鄉隆盛為明治開國元勳,功不可沒。不僅東征、廢藩有不可言喻的功勞。 在封建體系下,實施除武士外一般人也須當兵的「徵兵制」。 此項政策後來證實確是使日本成為強國的政策,不僅使日本在很短時間內,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打敗中國,也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俄國,連他自己叛反也因此戰敗。西鄉隆盛的其他功績,像制定天皇集權制,女宮不得干政等。此外,設立日本警視廳確立日本軍、警分治制度,同時為解決明治初期財政困難,致力銀行的設立。西鄉隆盛雖以叛亂身亡,但因對國有功且叛反乃因保護部屬而被迫。「二次維新」雖不成功,但仍取得天皇諒解,明治 22年(
1889
)明治天皇利用日本頒佈憲法機會,不僅取消他叛國罪名還回復他「大將」職銜,可見當時日本人對他的愛戴。 就在日本政治混亂中,木戶孝允病死、西鄉隆盛叛反,而岩倉具視也病弱,使得大權落到大久保利通手上。 他正欲有所施為,卻不幸於明治 11年(
1878
)遇刺身亡。 整個政權因此落在後起之秀,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等人手中。大隈重信因處理財政失策加劇通貨膨脹,人民生活更加困難。 此外,他對日本開設國會,實施議員選舉一事,表現過於激進,引起保守派伊藤博文等人的不滿,於是在明治 14年(
1781
)策動政變,脅迫大隈重信辭職,使得日本政權因此落入伊藤博文手中。 不甘示弱的大隈重信雖下台,卻組織了「改進黨」,聯合「征韓論」下台,從事民主運動板垣退助等人,以「民選議院」為訴求,結合所有新聞媒體,展開與伊藤博文的作戰。逼使伊藤博文等不得不在明治 22年(
1889
)公佈憲法,且發佈貴族院會以及眾議院議員選舉法。並於次年(
1890
)6月先舉辦貴族院選舉,由成年皇族,以及滿 25歲以上的公侯伯子男等有爵位貴族互選貴族院議員。7月再由全民選出第1次眾議院議員。並在11月首度舉行帝國議會的開議,展開日本立憲政體。 雖然伊藤首相迫於輿論不得不制憲。但「尊王」的他,經過慎密規劃終於設計出一套,即使民主論者取得眾院席次,也對天皇體制無懈可擊的憲法。那就是增設貴族院做為制衡,同時將軍權直屬天皇,成立大本營。使得帝國議會僅能審視預算和法律。至於官員任免,以及對外締約、宣戰、媾和等重要權利都沒有。不甘受騙的這些民主運動者,只能繼續和政府纏鬥下去。這種苦鬥直到大正時期原敬組閣,政黨才初次取得政權。但在憲法下,民選政府未能取得軍權,致使後來軍閥叛反,整個政權淪入軍人手中,埋下日本第2次大戰敗戰的後果。若論其歷史責任始作俑者,當為明治時的伊藤博文。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線上書籍
影音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