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第一次大戰後的臺灣

就在臺灣剛要開始工業建設之際,大正 3年(1914)歐洲暴發第1次世界大戰。
日本經濟得到史無前例的發展,除了貿易,光是軍火藥收益就達14億圓。
大戰中由於船舶不足,造就了日本的航業和造船業。統計當時光是售予英美的船就有184艘,日本因此成為世界三強之一(一四八 263頁)。但富有的日本也僅 3、4年光景,大正 6年(1917)歐洲的戰爭,就因德國宣佈「無限制的潛艇襲擊中立國船隻」,打擊不參戰,卻以物質援助英法的美國船隻,逼使美國加入協約國,成為協約國快速獲勝的關鍵。


表面上看來,日本產品趁著大戰期間,開始大量傾銷東亞及中國殖民地。
情勢似乎對日本經濟有利,但只是表面上的情景。事實上,日本已因過度商業生產,造成日本農村過剩人口湧向都市。
加上過度實施資本主義,整個社會不但貧富懸殊,且勞工在飽受壓榨下,使得日本本身成為足以發展社會運動的國家。
而日本生產的農產品原本不足,加上外銷需要,農產品價格暴漲,米穀更是供不應求。大正 7年(1918),寺正內毅組閣期間,日本為了加入列強,臨時出兵西伯利亞圍堵布爾什維克行列。而發生米穀不足,全國無糧農民,搶奪米的「米騷動」事件。這個問題後來幸賴臺灣及朝鮮米的援助,才使問題未繼續擴大。也使得臺灣及朝鮮,從大正 9年(1920)起,就被迫大量種植稻米,以供日本需要。


另一個問題,則是第1次世界大戰後,不僅民族自決的浪潮席捲全球。加上戰後經濟蕭條,金融風暴隨時產生。原來隨著大正 6年(1917)10月,共產黨列寧革命成功,推翻了俄國沙皇(Romanov),使得日本國內彌漫著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大正 7年(1918)第 1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威廉 2世下台,宣佈成立德國共和國。美國總統威爾遜(T.W.Wilson)更發表了包括「民主自決」在內的「14點宣言」,同時成立「國際聯盟」。民主思潮澎湃的發展,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日本,在社會思變的背景下,日本終於在大正7年(1918)貫徹實施憲政以來,第1次的政黨內閣。


不幸的是,原以為經過世界大戰後,世界會變得更好。雖然已使侵略的德國、奧地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等國付出代價,促使其殖民地下,包括匈牙利、捷克、波蘭、南斯拉夫、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等國獨立。然而卻也因為英法日意等國,刻意保有戰勝的權益。像以「國際聯盟」名義,託管的德國屬地,實際卻被佔有。日本也藉此機會,佔領了中國山東省膠州灣租借地、膠濟鐵路以及其沿岸一帶的開礦權。這些作為都逼使美國不得不放棄其「14點宣言」的主張,甚至在美國議會上,被迫否決加入由美國自已發起的「國際聯盟」。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