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失敗,因蔣介石過於政治天才,他可以把日本侵略視為是否有利的棋盤行走。
他了解中國最後會抗日,雖然日本侵略對中國損失慘重,本質上對他的獨裁政權並不構成威脅。
國內軍閥歷經「寧粵分裂」新政府失敗,也需其輸餉才能生存須聽命於他。
整個中國只賸上海「四一二事件」及「武漢清黨」受害最深,擅長組織戰的共產黨。
他們軍力雖少,從過去受害中與蔣介石成為深仇,深知蔣意圖。
他們有主義,不像軍閥般得以收買,他們存在對蔣介石如鯁在喉。
故「剿共容日」已成「寧粵分裂」勝利後目標。
既有「寧粵分裂」勝利經驗,為了對抗共產黨也為獨裁鋪路,蔣介石認為必要加強特務組織和財務掌控。
為加強特務組織,他除陳果夫系統另闢「復興社」。
21年(1932)3月召集早期黃埔軍校生 360餘人,仿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黑衫黨,及 22年(1933)德國上台的希特勒納粹黨組織,以青年復興中華民族為宗旨,「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為信條,成立「復興社」。因社員多穿藍衣,故又稱「藍衣社」。為混雜著文化、情報、特務和政戰等系統的秘密組織。成立時幹部,蔣介石簽點的有胡宗南、賀衷寒、酆悌、滕傑、康澤、鄧文儀、桂永清、潘佑民、蕭贊育、孫常鈞、鄭介民、邱開基、葛武棨等 13人,仿德國蓋世太保故有「十三太保」之稱(二四四 31頁)。復興社衍生的外圍組織雖多,其核心「力行社」則須蔣介石親自批准方准加入。像特務系的戴笠、軍事系的陳誠、別動系的康澤、以及政訓系的賀衷寒,都是屬於這個系統(二四二 283頁)。
成立時尚為後補幹部的戴笠,領導以情報聞名全國的「特務訓練班」,後來改稱為「軍事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光這個局統領的特務就超過 10萬人以上。 22年(1933)為剿共,在廬山召集的「廬山軍官訓練班」蔣介石坐陣主持,復興社請來德國納粹顧問百餘人,從事迫害、盯哨、恐嚇、綁架、監禁、甚至殺害,共有7千5百人參加受訓,是鞏固蔣介石獨裁的秘密組織(二四二 283頁)。
此外與「廬山訓練團」一脈相承,還有「峨嵋山訓練團」、武漢「珞珈山訓練團」,許多說不完的訓練名稱都由此延伸。
這種由德國「法西斯主義」引進,直接派員訓練特務方式,直到德國希特勒與日本結盟方才停止。
這些特務訓練內容,可從 25年(1936)蔣介石在杭州對特務訓練的演講得知。他說:
「第一、必須絕對服從命令:你們特務工作就是領袖的耳目,換句話講,就是領袖所用的革命工具。作工具的人祇有死心塌地的絕對服從主官的命令,隨時準備為領袖犧牲自已的一切,主官要你們死就死、要你們活就活,絲毫沒有你們抉擇的餘地。第二、不許你們自作主張:你們特務工作人員既然是領袖的耳目和工具,只以絕對服從為天職,自已的生命身體,都已經完全貢獻於領袖,那麼,個人的意志,當然更不待說是沒有絲毫的自由了。尤其是對於政治方面,不能在領袖主張之外,自已做一點主張。」(二四二276頁)
讓國家培養特務,成為個人工具而非國家工具,事實上,蔣介石已因獨裁背叛了國家。
對於擁有眾多特務機構,曾有人當面問蔣介石為何不將之聯合起來,蔣介石的回答卻是:
「聯合起來的偵察機構,將比我本人有更大的權力,他們可能把我搞掉,我能允許這樣嗎?」(二四三 163頁)
27年(1938)因抗日遷都重慶,蔣介石更結合 CC社,在「中央政治學校」設置「中央訓練團」。
同時為避免黨內不同特務勢力相互傾軋,將 CC派的「同志會」和「復興社」部份團體,合併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簡稱「三青團」。將這個組織委由「中原大戰」有功,曾任黃埔軍校教官陳誠帶領。陳誠重用 CC派出走的張勵生和段錫朋,又聯合初上任的中央秘書長兼「中統局」局長朱家驊,形成黨內第三股特務勢力。除這三個基本組織,後來蔣經國自蘇返中,根據蘇聯經驗另行發展出新的組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