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1944)蔣介石因應日本攻擊,重慶岌岌可危,發動「 10萬青年 10萬軍」號召青年從軍,蔣經國捉住機會指示書記蔡希曾,通過團組織讓中央幹校研究部學生參與,當時學生包括李煥、王昇、楚崧秋、易勁秋和潘振球等在內共約 100人。為訓練這些青年軍,蔣介石打破軍訓部訓練傳統, 34年(1945) 12月成立以蔣經國為主任,簡稱「政工班」的「青年軍政工幹部訓練班」。
第 2年政工班結業,即成立青年軍總政治部。
使新成立的 9個師,陳誠捉了軍,蔣經國緊扣軍中政治部。
雖然蔣經國資歷尚淺,政治部以復興社為主,他卻捉緊師副主任以下幹部,依俄國經驗,開始部隊佈建秘密組織。
這些抗日組成的青年軍,後來成為蔣經國嫡系部隊,蔣介石為保存其實力,一再以編訓為由,拖延抗日直到抗戰勝利。
35年(1946)6月青年軍復員,政府會給予種種優待,譬如升學和協助就業,國防部也成立了預備幹部局,蔣經國擔任中將局長。
根據他的計劃,復員軍成為大學反共骨幹,蔣經國特務組織幾乎當時建立。
不久內戰再度募集青年軍,蔣經國成為統帥。
為應付中國亂局在南京寓居的勵志路,命王昇成立「希特勒智囊團」的「鐵血救國會」,後改名代號「青年問題座談會」的「中正學社」,此社直到來臺,始終是蔣經國秘密領導核心。
蔣經國在中國並非諸事順意,抗戰勝利以「東北特派員」協助東北接收,簽訂為人詬病的「中蘇友好條約」。
還有在上海擔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副督導員,打老虎卻遭遇蔣宋美齡干預,結果成為笑柄。
等他來到臺灣,復興社式微,35年(1946)戴笠飛機失事,軍統局組織渙散。
CC社也在陳誠反對,陳立夫被迫離開臺灣。
蔣經國成為蔣介石特意扶持投靠對象。臺灣僅存的特務組織,只賸陳誠和蔣經國兩個系統。
38年(1949)年任用吳國禎和孫立人,是蔣介石一連串敗戰,為得到美國幫助不得已佈局,重要的是能立刻得到美援堵住財務漏洞。38年(1949) 6月 15日陳誠為省主席實施幣制改革,發行黃金儲存的紙幣 2億元,折合美鈔 4千萬元,按公定價格每兩 280元計(一二六 110頁)則為 71萬 4千多兩。
後因應中國大陸相繼撤守,軍政機關遷臺,臺幣不敷使用,開始以限外發行印鈔票。
如果李宗仁說臺灣有5億美鈔黃金,或如「上海黨史資料通訊」記載的 277萬兩黃金,臺灣不致發生通膨。
遺憾的是到 40年(1951) 6月臺幣發行到4億元,物價指數已漲 4倍。
中間為了穩定物價政府玩了很多花招,像出售上海時的黃金定存證、勸募愛國公債、高利率儲蓄、增加各種稅租等大舉回收臺幣,仍無法抑制通膨。以台灣當時景況,無法說明上海黃金是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