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封殺臺灣文化,對於宗教也是如此,尤其對支持黨外基督教長老教會,更是如此。
67年(1978)蔣經國當選總統,開始以寺廟神棍斂財為由制定《寺廟教堂管理條例》,不管自己對外宣稱「教友」,仍企圖將教會納入管理,其中第 7條規定「傳教應以公開方式,並以中國語文行之,不諳中國語文者,得通過翻譯為之。」
對付以「台語」講道的長老教會,意圖甚明。
68年(1979)臺灣發生「美麗島事件」,捕捉了藏匿施明德的高俊明牧師及曾任台南神學院董事長林文珍長老等教會人士,
隔年 2月 28日殺雞儆猴,殺死「美麗島事件」坐監的林義雄全家,幸有 1女兒死裏逃生,成為林義雄後來信仰基督教原因。
但不輕言放棄對長老教會壓迫的國民黨,又在 72年(1983)繼《寺廟教堂管理條例》又推出了《宗教保護法》,並以「推行國語運動」為由強制禁止長老教會使用台語聚會。這次的迫害直到 73年(1984)發生蔣家後代,涉嫌僱請黑幫殺手在美國射殺《蔣經國傳》作者,筆名江南的劉宜良,導致全美國震驚的「江南案」,才使蔣經國領悟到蔣家後代無法接續執掌政權,有意改變統治的方針方才罷手。
在政治、文化和宗教上採高壓,而在經濟上蔣介石常以「國家通黨家,而黨家通蔣家」,掌握財力治理臺灣,繼起的蔣經國卻比蔣介石更理解經濟統治道理。以臺灣農村的改善即可掌握農村鐵票為例,認為只要經濟改善就可以紓解臺灣人對獨裁的埋怨。故改變蔣介石以「反攻大陸」不建設臺灣觀念,就任行政院長第 2年, 62年(1973)繼「政治革新」開始著手 5年建設計劃,興建南北的高速公路、金山核能電廠、造船廠、煉鋼廠、桃園機場、臺中港、石油化學工業、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蘇澳港等在內的十大建設。這些建設營建過程中,雖以天文數目一再變更預算,且遇到 2次石油危機。
62年(1973)底中東爆發有名的「 6日戰爭」,以色列在 6日內打敗四鄰強敵埃及和敘利亞等國。
另外則是 68年(1979)伊朗革命,仇視美國的回教基本教義派柯梅尼取得政權,影響美國石油輸入。
石油飆漲中為建設帶來很多困擾。68年(1979)估計總值為 58億美元的十大建設完成(二○四 122頁),仍為臺灣經濟重新奠下新的基礎,成為日後帶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