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臺灣國名

78年(1989)李登輝訪問新加坡,因新加坡不想承認中華民國,故稱呼李登輝「來自臺灣的總統」。
面對這可能引起國內爭議,李登輝以「不滿意,但可接受」化解危機。
自從臺灣退出聯合國,中華民國是否存在,蔣經國死後,便成為臺灣朝野爭論。
因國民黨和中國懼怕成為「一中一臺」事實,反對使用「臺灣」,使臺灣在國名使用上受限。
75年(1986)為開發亞洲經濟成長,設立國際融資機構的亞洲開發銀行(ADB),簡稱「亞銀」,
我國雖為創始國的理事,但為迎中入會,未被告知就被改名「中國、臺北」。
因此76年(1987)於日本召開亞銀年會,中國入會,我國僅能以「中國、臺北」名義與會。
政府考慮香港會員資格,係以「英國、香港」與會,設若九七歸回大陸,名稱必然改為「中國、香港」。
我國若接受此名義,將會落入與香港一樣地位,成為中國的地方政府。
因此在民間高呼應爭取機會參與國際組織,政府卻以不承認、不退出、不參加,所謂「新三不」為由拒絕參加。


對於臺灣參與國際社會,不能使用國旗、國號、和國歌問題。
始作俑者為 57年(1968)羅馬奧運會。
對蔣介石言,原本不會參加這種屈辱性名稱。
但該年臺灣擁有楊傳廣和紀政兩位運動巨星,以為可同時拿下兩面金牌以挫中共鋭氣,故而屈辱參加。
不料不但未能拿下金牌,反成為台灣參加國際組織被誤認可循的名稱禁錮,並成為日後難解的敏感問題。
同一名稱下有時可參加,有時卻不可參加。譬如1968年參加羅馬奧運會就可接受。
1976年加拿大舉行的蒙特律奧運會卻拒絕。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又參加。
1985年漢城舉行的亞洲青年監球隊卻又拒絕。但隔年同樣在漢城舉辦的亞運卻又參加。
諸如此類,參加與否叫人無所適從,每次參加在全球數十億人的電視觀賞下,別人皆在國旗、國歌助伴下昂然進場。
唯獨臺灣僅能拿著奧運旗幟在中國軍歌下入場。(二○○  397頁)


為改善臺灣的國際地位,78年(1989)5月北京召開亞銀年會,李登輝下定決心不再像過去採迴避政策。
在臺灣連續三年拒絕出席後,決定以務實外交,指派財政部長郭婉容帶團與會。
但指示須在會場名牌邊,放置「在抗議中」的小牌,以示不妥協的阿Q精神。這事果然為李登輝帶來英明讚譽。
就在亞銀年會召開時,歐洲象徵鐵幕的柏林圍牆倒塌,在世界走向民主的呼聲中,中國大陸學生也順勢起來要求民主改革。
這時候因亞銀開會緣故,中共首度開放世界媒體前往採訪,知悉中國大陸正步向蘇聯解體後塵,許多中國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要求大陸民主化。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