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民進黨內鬥爭

幾乎與北京學生運動的同時,臺灣民進黨卻因統獨之爭有愈演愈烈趨勢。
78年(1989)4月主張臺灣獨立掌摑朱高正,創辦《自由時代》雜誌的鄭南榕。
因刊登旅日學者許世楷的「臺灣新憲法草案」,被政府控以叛亂罪,鄭南榕拒不出庭並堅稱:
「他們不要想來拘提我的人,他們只能拘提到我的屍體」
結果在警察前來拘補時引火自焚。由於其願為理想犧牲精神,令人敬佩,博得「臺灣烈士」美譽。
5月 19日就在鄭南榕告別儀式,萬人送行至總統府時為聲援鄭南榕,詹益華也跟著自焚。
諷剌的是, 77年﹙1988﹚想回國,闖關失敗被逐的陳婉真,竟也出現在鄭南榕告別儀式中。


原想企圖扮演中立的朱高正,78年(1989) 6月對外發表「對新潮流路線的初步批判」,
挑起民進黨內美麗島系和新潮流系,新一輪統獨論戰。
黃信介竟以主席身份,出面要與臺獨黨員劃清界線,遭新潮流書面批評,勸黃信介「不要做黨分裂罪人」。
後來在姚嘉文和陳水扁,以「增強團結,避免分裂」調解下,達成暫時停戰共識。
稍後民進黨並在桃園召集各縣市黨部主委,研商如何化解黨內派系惡性鬥爭。


76年(1986)體悟蔣經國晚年的民主傾向,伺機搶先返臺,搶奪黨外領導。故而發起「自由返鄉運動」的許信良,隔年 10月偷渡返臺被捕。這位主張「經濟無國度」的前桃園縣長,在美麗島事件曾被也是受難者作家楊青矗批評說,許信良曾是國民黨精英,故在事件發生前,早獲國民黨高層朋友告知,國民黨準備捉人,才使他以赴美進修為由,避開「美麗島事件」大捕。(一二三  90頁)
許信良出國後期冀在臺獨聯盟外另立一個反對團體,故而投身海外左派。
直到蘇聯戈巴契夫上臺,提出對共產黨改造,整個西方左派勢力因此式微。
75年(1986)10月在無計可施下,轉而準備在美國組黨,在彭明敏支持下成立「臺灣民主黨」。
旋因民進黨組黨成功,故於海外響應,成立「民進黨海外支部」,聲明回臺入黨(二五六  37頁)。

就在臺灣高檢處檢察官葉金寶擬以叛亂罪嫌收押許信良時,民進黨主席發表聲明,如果國民黨不釋放許信良,將要求重審美麗島事件。
10月 10日,林正杰也在該日,集結一萬多人至土城看守所,以「釋放許信良!許信良無罪!」以迎接許信良回家為由與鎮暴警察發生衝突,即所謂的「土城事件」。


78年(1989)10月就在三項公職大選前夕,第四屆民進黨代表大會,黃信介險勝新潮流推舉的陳永興,蟬連主席。
為求該年底選戰勝選,新潮流系和中間派系共同組成「新國家連線」。
由姚嘉文和林濁水擔任召集人和總幹事,卻被高檢處首席檢察長陳涵警告,嚴禁使用該名。
因此在 12月重新改名「新國家工作委員會」。新國家連線為凸顯臺獨主張,公開向政府挑釁。
讓偷渡回臺為警總通緝,臺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郭倍宏在警察圍堵中,公然在立委候選人盧修一,和省議員候選人周慧瑛的聯合政見會上出現。為全場帶來高潮,事後又在熄燈和群眾護航下,像羅賓漢一般從容離去,使圍捕的警方徒勞無功。因民意高漲,使得該次公職人員選舉,標榜「新國家」主張的民進黨,得票 29點 7%,而新國家連線推出32位候選人中,有 21人當選。在選舉過程中,民進黨指責南投、臺中市,以及臺南縣等地有作票嫌疑,引起群眾包圍縣政府與警察事件。因此緣故,民進黨要求選舉無效,但不為政府受理。

  
在民進黨不斷動員,以終止動員戡亂、總統民選等問題向政府抗議,使得 78年(1989) 12月底,李登輝不得不召見朝野國代提出說明。
李登輝除強調政治改革須以循序漸進方式進行,對總統直選則表明尚無法律可循。
為此民進黨以「總統民選」及「聲援許信良」為名,發動萬人遊行至台北中山堂廣場。
79年﹙1990﹚ 1月許信良就以偷渡及預備叛亂罪判刑7年8個月。


在民進黨統獨意識激化下,79年(1990)4月朱高正因違紀並公開譴責民進黨,被停權二年以為懲處。
但他自以為有魅力,脫黨對外公開籌組「中華社會民主黨」,不到三年即又與「新黨」合作,在資源盡被吸收後成為泡沫而消失。
不久林正杰亦退出民進黨,宣佈「寧做永遠的黨外」。
就在民進黨聲勢減弱時,郝伯村又刻意打壓臺獨言論。
但愈拙愈勇,民進黨以黃信介為首,包括張俊宏、姚嘉文、吳乃仁、陳永興等人,共同連署「我國主權不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及蒙古人民共和國之領土」的主張,該年10月通過黨代表大會。就在民進黨有人陸續離開時,嘉義市長張博雅被邀請入閣。

80年(1991)2月又發生郝伯村在立法院施政報告,王聰松、吳勇雄在臺上不理性點火、撤冥紙,使郝伯村憤而退席事件。
不久立法院舉辦的「制憲列車」,民進黨團又因統獨意見不同,不願背書,並擬退出國民黨佔多數的立院議場,後經黨團表決八票對七票重返議場,險些釀成黨團分裂。

接著,吳勇雄舉發國泰百萬贈金案,在在都影響民進黨聲望和士氣。
黨內鬥爭,加上未凝結共識的臺獨問題,使得民進黨在 80年(1991)11月二屆國代選戰中,以得票率不足 24%敗北。
雖然如此,對民進黨的臺獨黨綱,反成為社會支持底線的測試。
選後民進黨重新以福利國等公共政策替代,刻意淡化統獨意識,使得隔年立委選戰,民進黨因此能突破百分之三十選票,創下空前佳績。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