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至 70年代中,許多中南美國家像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開發中國家,都舉外債進行公共投資建設國家。
不料石油危機,使得工業國家經濟成長減緩。相對使這些國家出口減少,其賴以生存的農工原料因此跌價。
影響所及,在無法還債下,71年(1982)墨西哥只得宣佈倒閉,其他中南美國家亦隨後跟進。
整個世界攏罩在債務危機陰影下。
美國也因大量進口商品,使得美國從 74年(1985)起成為世界最大負債國。
與此相反日本卻因大量出超,累積龐大外匯存款,成為最大富有國家。
「日本能,臺灣為何不能」,成為當時的口傳。
但驕傲的日本,挾持其龐大資金,各企業開始貸款,從事美國和東南亞的海外投資,尤其在美國購置房地產。
不料 86年(1997)日本因國內經濟停滯,過度超貸產生泡沫化。
為挽救國內企業,這些海外投資的公司,在美國房地產不易脫手下,於是轉從東南亞抽回二千八百億美元。
使得原來利用大量超貸,從事建設的東南亞各國,開始產生金融危機。
美國商人索羅斯認為有機可乘,也趁機在泰國大量炒作外匯賺取差價。
星星之火可燎原,終於爆發亞洲金融風暴。
整個亞洲包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都深受其害。
尤其在印尼,因其經濟大都掌握在華人手中, 87年(1998)初因此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但大陸與臺灣都以不應干涉印尼內政為由,任由華人在種族暴行下,遭受聳人聽聞的殺害與虐待。而亞洲金融風暴,也在 88年(1999)波及蘇聯,使得原本體質非常虛弱的金融,更是雪上加霜。
而臺灣也因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下,產生連串性的本土金融危機。
臺灣金融管理敗壞源於特權,過去蔣氏父子治國時,利用超貸、呆帳等方式拉攏中央民意代表、軍方及地方勢力,維護其獨裁統治。
李登輝上臺後開放民主,地方勢力擡頭,為拉攏這些地方勢力成為選舉樁腳,尤其在 75年(1986)土地狂漲後。
開始任由地方首長,以先購置農地或便宜土地,再利用變更或擴大都市計劃,以土地重劃手法謀取重大利益。
這些特權再利用銀行超貸,重覆投資賺取暴利,成為泡沫經濟原兇。
這些土地大量建造房屋的結果,不僅產生大量餘屋。從 80年(1991)起政府更聽取學者意見,未加評估,以改善都市生活品質為由實施「容積率」。容積率以土地面積為基數,只允許在這地面上建築,譬如二倍或五倍的土地面積。
不像過去實行建蔽率,只規定可建土地面積比例,像住宅區百分之六十,商業區百分之八十。
至於高度,除住宅區有二十一公尺限制外,商業區若條件許可,甚至可建摩天大樓。算起來其容積,往往為現在實施的容積率,有數倍之差距。
當然較小的容積率,一定會帶來都市生活品質的改善,但也會因建築時,須有大量土地使用,這些土地卻是掠奪,應為後代子孫保留的農地和綠地。結果許多地方首長及政客,開始以變更,或擴大都市計劃土地,來謀取其利益。為避免容積率實施,減損建築面積,建商開始搶建。龐大的空屋及土地,利用特權,超額投資的結果,使得銀行呆帳因而大增。甚至許多銀行的逾放比都超過資本額,臺灣金融岌岌可危。故隨著景氣不如預期,加上亞洲金融風暴,若非臺灣有龐大外匯存底,且無外債。
否則臺灣勢必像韓國及東南亞國家般,產生幾乎讓國家破產的金融風暴。雖然如此,但臺灣還是發生了一連串的本土型企業危機。
使得包括國揚、東帝士等企業,以及在高雄有名,號稱「南霸天」的王玉雲,所經營的產業都陸續倒閉。
為解決呆帳而引起的金融危機,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卻與行政院長蕭萬長,各持不同意見。
李登輝以為臺灣金融危機,起因於土地超貸,和容積率實施後的結果。
在國家財力有限下,因此主張不應循搶救之道,而是另闢管道,協助業界投入公共建設。
且調整證交稅以搶救股市。但蕭萬長卻採取直接搶救建商,由中央銀行撥款,提供購屋優惠利率,同時為避免損及稅收,堅持不降證交稅。
總之,這場發生於亞洲的金融風暴,後因中國大陸出面搶救被美國索羅斯乘機打擊岌岌可危的香港金融,且堅守匯率,拒絕人民幣跟著貶值,使亞洲的金融風暴,沒有繼續惡化,得到喘息機會。後來終在世界銀行協助下,使東南亞經濟終得以渡過難關。但對臺灣而言,因有龐大的外匯存底為後盾,在這場金融風暴中,雖可以有驚無險的渡過。但爲消化過多銀行呆帳,臺灣經濟因此開始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