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臺灣史前的石器時代

臺灣自古即有人居住,目前發現最早的居民稱為「左鎮人」。這是民國60年(1971)臺灣大學宋文薰教授,及民國63年(1974)日本古生物學家鹿間時夫教授分別發現。距今三萬年前,臺灣即有人居住,由於遺址化石係在臺南縣左鎮鄉附近被發現的,故稱為「左鎮人」(五八40頁)。左鎮人的生活方式,因發現化石的地方,除少數頭蓋骨殘片和牙齒外,尚未發現其他相伴的生活遺物存在,因此至今尚未為人知曉。

與左鎮人同時被發現的,是距今5千到3萬年間的「長濱文化」。這是民國57年(1968)宋文薰和林朝棨兩教授,從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的海蝕洞穴中,發現數以千計的石器、製造石器的廢料,以及與生活習習有關的各種利器,著名的考古學者李濟教授,將之命名為「長濱文化」(五八42頁)。這些都屬於距今5千年到3萬年或5萬年前,臺灣人的生活方式。根據出土的遺址,歸納出這些臺灣早期的居民,主要是居住在海邊,或背風隱蔽的洞穴裏,形成小群聚落,以採集、狩獵和魚撈為生。

這時代的人,只知以打製的礫石為工具,沒有製造陶器技術,故又稱為「舊石器時代」。也有部份學者認為「左鎮人」可能就是「長濱文化」的主人。這個文化的遺址,後來又陸續在墾丁公園、鵝鑾鼻、龍坑、臺東縣成功鎮及臺灣西北部海邊被發現。

繼之而來的是距今5、6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屬新石器時代「繩紋陶文化」的一種,首先是民國53年(1964),張光直先生在臺北八里鄉大坌坑發現遺址,第2年,又遠在臺灣南端的高雄縣林園鄉發現,故以首先發現的大坌坑為名,稱為「大坌坑文化」(五八44頁)。這個文化,後來又陸續被發現遍佈在北部海岸、臺北盆地、西南部海岸、東部海岸以及澎湖等地。

它的特徵是當時的居民已從打製礫石,進步到可磨製石斧、石刀、石鏃等石製利器外,也有製陶的技術。只是以很原始火候較低的方式製陶,製出來的陶器質地鬆軟,顏色由橘紅到深褐,由於表面的繩紋和陶器的優美特徵,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特別是廣東和福建所出土的「繩紋陶」,在形制上類似,故有些考古學者推測,「大坌坑文化」有可能從中國那邊渡海而來,但也有人認為是承繼自早期的「長濱文化」。「大坌坑文化」由出土的遺址來看,雖仍屬漁獵和採集為主的小群聚落生活方式,但種種跡向也表示已開始耕作,種植根莖類作物,屬於刀耕火種的遊耕階段。而澎湖出土的「大坌坑文化」則尚包含捕魚,撿拾貝類和採集潮間食物維生的方式,可見根據不同環境,大坌坑文仍會有不同的生活型態表現。

隨著環境不同,臺灣在距今3千到5千年前,又以不同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首先是分佈臺灣東北部包括臺北盆地,以圓山貝塚遺址為代表的「圓山文化」,和發現於臺北市士林區芝山巖遺址的「芝山巖文化」。其次是發現於臺灣中部,像臺中縣牛罵頭(清水)的「牛罵頭文化」,南投縣草屯鎮草鞋墩的「草鞋墩文化」。南部地方, 則有臺南縣仁德鄉手稠子的「手稠子文化」,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的「鳳鼻頭文化」,全臺包括屏東墾丁、花蓮縣壽豐鄉,澎湖馬公港等在內,總計約有90多處的遺址被發現(五八50頁)。

除了圓山文化和芝山巖文化距今2千5百年,其他都距今約3千5百年到5千年間的新石器中期時期。因其在製作的陶器上,以夾砂和細質的紅陶為主,製出的缽形或罐形陶器,不只比過去發現的精緻很多,且陶器外形也分別被飾以不同方向的劃紋,方格紋、彩繪紋等,故又被稱為「細繩紋陶文化」。

「圓山文化」和「芝山巖文化」,因距今較近,其文化表現除製陶技術較進步外,陶器外表的紋飾種類也較複雜和繁多,尤其在石器製造上也多樣化,有磨製,打製和琢製等不同。圓山文化甚至也有玉器的裝飾,做耳飾和腕環等。且從圓山貝塚中發現仰身直肢墓葬,及以石頭為基礎,以木骨草泥為牆的建築技術。同樣的,在芝山巖文化中,更發現他們已使用木製器做為工具。

細繩紋陶文化
從圓山文化和芝山巖文化,遺留下來工具中有大量的農具,以及碳化的帶穗稻米,和鹿、狗、豬、魚、貝等等大量動物骨骼。可知這個時期,除了狩獵、漁撈等生活方式外,也開始部份種植小米、稻米等作物。由於開始農耕,所以居住區域比較隱定,從遺址的堆積較厚,規模較大的程度看來,這時期已有長期定居性的原始部落出現。

雖說「圓山文化」和「芝山巖文化」距今較近,而中南部的「細繩紋陶文化」距今較遠,但馬上又在臺中縣大肚鄉營埔發現距今更近的「營埔文化」,這個距今的2千年到3千5百年的新文化,涵蓋了整個臺灣中部大肚溪和濁水溪之間中下流一帶的流域,其範圍包括到南投縣的集集和埔里,都有相同的文化特徵出土。

而於臺灣南部的高雄和臺南也是如此,陸續出土的以高雄縣內湖鄉的大湖遺址為代表,稱為「大湖文化」;以及包括整個臺灣東北部的「麒麟文化」;整個臺灣東部以南大湖遺址為代表,稱為「卑南文化」;甚至北部也出現比「圓山文化」和「芝山巖文化」更進步的「植物園文化」。幾乎可以說距今2千年前,整個臺灣同時都出現了代表結束新石器時代的「彩陶黑陶文化」時期。

這時期的文化,雖因遺址發現的地域不同而略異,但皆有其共同性,即出現精美且較薄的彩陶和黑陶,器型也有很大變化,有蓋、底足,甚至3足者。文飾的種類也變得更多更複雜,有彩繪紋、波浪紋、羽狀紋等圖案出現。由於出土的遺址陶片,發現有稻殼的印痕以及從遺留下來大量的農作工具看來,這個時期的居民生活型態也開始起了變化,已從狩獵漁撈為主的生活進入到以農業為主的生活型態,不只農具大型化,人口增加,聚落的規模也開始擴大。

這時期發現的遺址其區域規模都很大,其中卑南遺址的規模總計約有30多萬平方公尺,被認為是2、3千年前臺灣最大的史前聚落(五八58頁)。考古學者發現,這些聚落,臺灣西部,更有些向中央較高臺地或山區移動的趨勢,據判斷這時期已因土地資源的爭奪,而有族群的異動情況發生。同時,從出土的文物發現,他們已具有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和禮儀形式。譬如從出土的卑南文化,發現不只有石棺埋在聚落裡,而且石棺內尚有豐厚的陪葬品,從這些陪葬而精緻的玉器和陶器看來,他們的社會除已能自給自足外,也開始有餘力去做一些精細的裝飾品了。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