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三中買賣風波

對於國民黨變賣黨產,光說不練的陳水扁,雖在 95年(2006)元旦講話:「改革絕對是痛苦的,改革也一定要付出代價,只要相信臺灣、堅持改革,做對的事、走對的路,雖千萬人,吾往矣!」又說:「在六大改革當中,最困難的是不當黨產的追討與憲政改革兩項。過去幾年,對不公不義而取得的不當黨產追討不力,讓人民大大失望,這是無可推諉的事實。立法院朝小野大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政府決心不夠,甚至為了朝野和諧或為了預算、法案而做妥協,結果不但無助於法案、預算的通過,反而讓霸佔不當黨產的政黨,有更充裕時間可以變賣、賤賣、脫產。政府應堅持站在公義這一邊,站在人民這一逸,結合社會力量共同積極推動對不當黨產的追討工作。」


諷剌的是,就在陳水扁自稱「政府決心不夠」宣誓決不妥協,要「堅持站在公義這一邊」時,卻讓人看到馬英九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大賣接收自日產包括中視、中影和中廣,所謂「三中」黨產,這些買賣還包括「華夏公司」持有的中央、中華、中廣等所謂「華夏三中」股權。中影財產亦分三部份,主要有台北士林的中影文化城及新店的中影沖印廠。還有位於台北市漢中街116號,佔地436坪,原屬省公產處財產。

其他包括為攏斷電影市場, 63年(1974)以一紙命令將各地沒收的日產電影院,交由省黨部經營的19家電影院,這些電影院包括台北的大世界戲院、新世界戲院、大光明戲院、臺灣戲院、芳明戲院、台南世界戲院、羅東新生戲院、蘇澳戲院、台中戲院、彰化和樂戲院、嘉義戲院、台南延平戲院、屏東光華戲院、花蓮中華戲院、新光戲院、高雄光復戲院、壽星戲院、岡山共樂戲院、南方澳南芳常設館等,這些戲院產權如何,至今仍是一團謎。(四七  118頁)

至於中廣,原位於台北市仁愛路 53號面積 5643坪,沒收自日產放送協會, 87年(1998)左手換右手,以 88億賣給國民黨另外成立的中投公司,馬英九當選市長,又快速以 90億元賣給三重幫宏泰集團,後來成為台北市最貴大廈「帝寶」的基地。
而中廣在全臺灣,還擁有九萬多坪土地,如何處理,臺灣人民拭目以待。(四七  118頁)

過去號稱黨報的中央日報,擁有財產也不少,原址在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八十三號佔地469坪,後因鐵路地下化被徵收,換得拆遷補償費另獲得六百坪的都市開發所有權。為了更換新址,82年(1993)搬到八德路原屬台鐵員工訓練所,該地面積 6733坪市價每坪 70萬元,總值超過47億元僅以3億9千萬元成交。

至於執掌南部輿論多年位於火車站前的中華日報土地,81年(1992)市價不低於 30萬元,卻能以4萬元購得。中華日報另外在台北市松江路 131號土地總共 374坪土地,57年(1968)購買時日期久遠無從稽考。(四七  118頁)馬英九上任黨主席立刻尋找買家,在 12月 26日完成華夏釋股,將「三中」股權以 40億售予「中國時報」集團的榮麗投資公司,同時再以「中投公司」名義買回中央日報和中華日報。


中投總經理汪海清指出「三中」交易訂有「找補機制」的「回算條款」,他說:「為釐清買賣權益,雙方對每筆不動產,均詳細計算日後實際處分價格結算後,彼此應取付的價金比例」。又說:「今年4月簽訂的增補協議更規定,不動產三年內一定要完成處份,如未完成,國民黨可以原價買回,且每筆不動產處份,都要公開標售。」(四○一)


也就是說,這些黨產的買賣,其實是「找殼」共同投資的假買賣,買黨產者,雖須付出前金,讓黨產可以過戶,以善意的第三者,躲避被追討,甚至可為日後總統選舉,統籌分配使用,並以國民黨已無黨產,為馬英九的『清白』背書。事實上,這些已出售的黨產,仍掌握在國民黨手中,只是找個特定的人或公司持分共有而已。但又在不敢完全相信對方下,所以才會為釐清買賣權益,首創買賣房屋從未聽聞過的「回算機制」和「買回機制」。也就是假買賣,所以國民黨才能將已賣出的房地產,以「中時集團」只要買「中視」理由,將中央日報和中華日報,重新以「中投」名義買回。


這個買賣 4月 3日果然又有狀況,雙方又以「增補契約」方式,要求中國時報,北高市長選舉後給付31億元,這次選舉悠關 2008年總統選舉甚巨,選後經費必然龐大,「增補契約」是否與選舉有關不得而知。 4月底,國民黨又以中時資金不足為由,將「三中」的中影,包括土林區中影文化城一萬二千多坪,以及西門町的新世界大樓,以 31億元轉售給,臺灣首富郭台銘的弟弟,工商建研會理事長郭台強名下的正葳公司。但奇怪的是,既已售出的中影,不久卻又傳出重新找到新買家,而這不願透露姓名的買家,卻願意委由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也是立委的蔡正元為董事長。

但蔡正元對外卻又說:「他掌中影董座不會支薪,屬過渡性質,估計一年半到二年時間,就可以把中影的財務與資產做好完整規劃,讓新買家正式接手;而為解決中影負債,在財務規劃上,處份土地資產將是必要手段。」(四○二)說法好像「國民黨」就是善意的第三者郭台強再找來的新買家,為善意的第四人,他被聘只是為這第四人,無償處置土地資產而已。「此地無銀三百兩」,國民黨的企圖非常明顯。

12月北高市長選舉後,又將中廣執照與不動產切割,有關中廣的價值,根據媒體人楊立宏,在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爆料,說扣除不動產價值約七、八十億元,以及轉投資子公司,像價值不菲的「萬世公司」不計外,尚餘二十多億元,最後卻以秘密買賣方式,有說十三億元(四○三),報紙說六、七億元,將中廣執照售給趙少康名下的「飛碟電台」,使原本民間經營廣播電台,被認為最大的深藍「飛碟電台」,又得以接收國內,過去被賦予特權,半國營的最大廣播機構,日後其影響不可小觀。


國民黨以黑箱作業賣掉中廣一事,根據 96年(2007) 2月 8日《自由時報》報導,中廣員工出面抗議表示:「中廣自成立以來,之所以擁有這麼多的廣告頻道與社會資源,完全是政府政策下的『特許』結果;中廣既然一路走來享有國家公器,現在卻淪為私人囊中物,根本無益於世道人心,尤其一而再、再而三成為政治角力場域,自 94年(2005)12月 26日起,歷經梧桐、榮麗、乃至現在趙少康,中廣已面目前非,不僅成為廣播界的一項惡例,更愧對政府扶持大眾傳播的美意。


他們認為黨政軍退出媒體完全是玩假的,甚至演變至今成為『一黨之私』絕非國人之福,為了讓國家資源歸回基本盤,社會公益得以伸張,籲請社會支持,施壓朝野政黨,透過朝野協商,將中廣公共化,成成為國家資源。」(三五○ 8頁)對於中廣員工要求,違憲但負有看守黨產媒體,須厚顏繼續存在的 NCC,其主委蘇永欽針對此事,卻說:「公共化涉及財產權處份,中廣沒有官股,政府對中廣沒一影響力,NCC站在監理立場,沒有辦法要求中廣公共化,這次中負責人變更案,也不會將公共化議題考量在官。」根據蘇永欽說法,中廣沒有官股,對其公共化一說,就無可奈何,若此說法成立,那全民追討黨產,就更無理由,因這些黨產早已霸佔完成,完全沒有一絲兒官股或民股的影兒。(三五○  8頁)


趙少康購買中廣,因無線頻道為全民所共有,屬於公共財產權使用核准制,因非私人財產,故不能隨著執照做為價金買賣,然而NCC卻蓄意破壞,除非獨裁國家,否則為自由世界遵循的制度。將中廣的廣播權,附隨著公司一起買賣,使公共財永遠為私人擁有,其後果之可怕,非但破壞自由精神,也讓人再次看到看到民進黨執政的無能。企圖以「藍海策略」,將手中原不當取得的所有媒體,都轉到深藍私人企業,規避政府的管理,這些媒體根據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的報導,約佔臺灣媒體的七、八成以上。而屬於政論節目,十台中也只有二台為本土政權辯論。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