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倍受爭議的中央黨部大樓出售案,則以 23億元售給長榮公司張榮發。中央黨部大樓,原為日據時代「日本紅十字社臺灣支部」,與日本總督府,位於古台北城東西軸線上,與總督府號稱為日本統治臺灣的像徵。因臨近總督府,故成為總督和高官宴請貴賓所在,如同今日「賓館」地位重要,故改名「凱歌廰」。後來日本投降,國民黨來台後就開始佔有此土地,做為國民黨黨部,蔣介石和蔣經國都曾在此設有辦公室,接待黨內同志,協商黨內事務。但起初皆為無償使用或像徵性付些租金。
直到72年(1983)才正式租用,並在 79年(1990)蔣經國任內,以新台幣三億七千多萬元完成申購。這是國民黨中央大樓由來。(四○四)由於中央黨部大樓歷史地位顯著,隨著台北市的繁榮,大樓四周紛紛興建大樓,使原先建築成為低矮,「泰山壓頂」,成為迷信風水的國民黨蓄意改建的對象。
但改建歷史建築,會與古蹟保存者產生嚴重衝突,許多文化保存者甚至成立「搶救聯盟」,在中央黨部前靜坐抗議。面對社會堅持反對拆除力量,國民黨則採用兩面手法,一方面派出人手,安撫主張保留的專家學者,一方面則趁其不備,派出大量怪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半夜裏一口氣將之剷平,留下只能長唏短嘆,莫可奈何的抗議群眾和古蹟保存的專家學者。(四○四)
不巧 83年(1994)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以國民黨大樓工程爭議過多,且涉及文化保存問題要求停工。如果不停工將變更都市計劃,不僅將大樓用地變更為廣場用地,甚至將黨營事業的中視大樓,變更為公園用地。但變更都市計劃不但須經內政部審查,且人數較多的國民黨市議員,也以「政治迫害」反彈。民進當雖多方攔阻仍無法阻擋中央大樓的興建, 85年(1996)陳水扁也曾考慮利用總統選舉機會,在台北市舉辦「公投」,做為是否拆除中央大樓的依據。
就在陳水扁拒發使用執照和國民黨鬧得不可開交時,李登輝出面召見陳水扁,為增進雙方和協共同用餐,民進黨也在「李登輝效應」下出現轉緩,加上「凍省修憲」重要的政治問題涉及共同目標,在在需要雙方協商。為表誠意,陳水扁終而核准中央大樓取得使用執照。但因風水理由改建,號稱「五星級」的黨部大樓,並未帶來國民黨的改變,不只二千年總統大選失敗,高雄市選舉也被謝長廷擊敗,而立委選舉席次更是逐步遞減,都被懷疑與此大樓興建有關。許多黨內高層,像副主席蕭萬長、立委蔣教孝嚴等紛紛發言主張搬遷。
適巧二千年總統大選,台北市長任內,有「亞(鴨)霸」之稱的陳水扁當選總統,與此同時,監察委員黃煌雄、台大教授張清溪、黃世鑫等也出書,主張全面清查國民黨過去在台北縣市,佔用的土地和建物,包括民眾服務社和黨部建築,歸納是佔用、贈予、購買或租用等,要求將不當所得還財於民。而行政院也在隔年祭出「政黨不當財產處理條例草案」,主動要求國民黨積極處理黨產,同時將國民黨中央大樓鎖定為優先處理目標。
面對民間歸還「不當黨產」排山倒海壓力,黨主席連戰雖曾一度召開黨務改造小組會議,會中像副主席吳伯雄、林澄枝都主張搬遷,立委卓伯源更說:「與其長期背負罵名,乾脆遷出黨部,或賣、或租,才能一新社會耳目,非常值得。」(四○四)這是有意問鼎 2008年大位的馬英九,就任黨主席的第一天,就對外宣稱「絕對會儘速遷出」。他說:「將有可能出售黨部大樓,以求徹底解決問題,以此展示改革決心。」他並且以民進黨縣市長選舉慘敗為例,強調「國民黨一定要持續改造,成為清廉、勤政、愛民的政黨,遷出中央黨部將給民眾耳目一新之感。」
所以應允民國九十五年最晚四月,絕不留在原址辦公。
像這樣充滿社會爭議的大樓,到底有誰敢買呢?
就在傳出可能捐給社會公益團體,行政院黨產處理小組主動表示,不如捐給國家比公益團體更有誠意,或者以原價 3億 7千萬元由國產局買回。(四○四)就在各方不斷揣測時,傳出國民黨已將黨中央大樓以 23億元出售有「綠色」之稱,投資中國後對陳水扁一再批評的張榮發。雖然買賣價格讓人質疑「賤賣黨產」的非議,但國民黨中投高層則反駁說,這還是去求人買的。
總之,到了 6月 14日國民黨舉辦第十四次喬遷茶會。在茶會中,馬英九表示喬遷是為「開源節流、臥薪嘗膽」,又說:「財聚則人散,財散則人聚」,國民黨未來要朝正派、清廉、有理想的政黨邁進。(四○七)但不為社會接受,因為除了「國發院」、「三中」、「華夏三中」以及「黨中央大樓」等買賣,讓國民黨立刻進帳數百億元外,後面緊跟著又要處理「中投」高層宣稱,淨值「 233億元」的資產。像這樣大筆進帳,這些錢到底那裏去?其目的為何?是否如同蔣介石般,以為「錢可以指揮槍桿子」,儲存大量金錢,以「錢指揮政權」,並以虛偽的外表,所謂「廉潔的國民黨,打敗腐敗的民進黨」。用「錢」來解決,國民黨認為奪回臺灣政權最重要的一戰,然後可以無憂無慮做「歷史英雄」或「安樂王」了,這就是臺灣本土民粹的最大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