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 新一代黨外

新一代黨外活動此時開始萌芽,58年(1969)黨外人士康寧祥當選臺北市議員。
61年(1972)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時他又當選立法委員。
64年(1975)蔣介石死後不久的 8月,以黃信介為發行人,康寧祥為社長,張俊宏為總編緝,被關 8年甫出獄的黃華為副總編緝,出版第一本可聯結黨外精英雜誌《臺灣政論》於焉誕生。

這份串連全島黨外力量的雜誌,雖然發行五個月後被禁,已為黨外組織謀得聯結共識,成為日後選舉、議會抗爭、街頭運動、輿論等黨外組織範例。在臺灣史上爭取民主自由《臺灣政論》有其貢獻。
但副總編輯黃華因此被判刑 10年。《臺灣政論》被禁後,許多雜誌像《八十年代》、《深耕》等像雨後春筍般產生。
就在蔣經國企圖透過新資產階級,聯結地方勢力重用吳伯雄、林洋港、高育仁及張豐緒等人時。
黨外也分三股勢力崛起,有康寧祥、黃順興、邱連輝、康義雄、王昆和、康水木,以及參與郭雨新選舉,像游錫堃等眾多青年,他們結合社會群眾成為一股勢力。其次則是辦雜誌、在雜誌上發表反對文章崛起的知識份子,像陳婉真、王拓、黃煌雄、李敖以及左派的陳鼓應、陳映真等人。最後則是脫離國民黨的反對勢力,由於國民黨多用買票選舉,再從選舉結果舉用人才,引起清寒有能者不滿故而脫黨競選,像邱連輝、林正杰等都是。


由於蔣介石死亡,蔣經國開始為鞏固地位整肅異己,利用競選攻擊黨外。像立委選舉期間,就民主憲政與蔣介石遺產等提出「29問」,就問於蔣經國,要求公佈財產的白雅燦被判無期徒刑。將素有黨外鐵漢之稱的顏明聖及助選員楊金海下獄。
另外也判處陳明財重刑,使他不得不偕 15歲兒子,冒險偷渡海外求生。
這些白色恐怖加上宜蘭郭雨新作票事件刺激,激起臺南人王幸男不滿,
遂利用炸彈郵包企圖炸傷謝東閔、李煥、黃杰等人對蔣經國警告。
因此炸傷謝東閔左手被判死刑,其姊姊出席美國會,在「臺灣人權聽證會」援救下改判無期徒刑。
直到 79年(1990)始出獄,不久當選立法委員。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