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鄭經東征

鄭經在臺灣並不因滿清將其視為海外而息戰火,仍以經略中國為目標。
明永曆帝24年(1670)以招討大將軍名義,致書平西王吳三桂。
以「今者四海顒望,惟殿下一人」期望吳三桂舉事。而「敝國雖小,樓船千艘,甲士十萬,惟殿下所使之。」
鄭經願以臺灣之力協助。果然明永曆27年(1673),中國暴發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而駐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因此致書鄭經相約抗清。明永曆28年(1674)鄭經以陳永華留守臺灣,為東寧總制使。親自舉兵,光復了金、廈及泉、潮兩州。此次出師,原由平西王吳三桂主導,無奈吳三桂係殺明永曆帝元凶。故末能高舉反清復明大旗,出師無名。加上反清三藩聯軍各有打算,就以鄭經而言,當時耿精忠邀約鄭經,即期望鄭經能以其所說:
「樓船千艘,甲士十萬。」龐大的水師力量。
「大引舟師,徑取金陵,或取天津,斷其糧道,絕其咽喉。」

配合三藩陸戰,水陸兩攻,直取北京。
然而,耿精忠正式叛清前,派通事王鏞至臺乞師,才發覺鄭經實力「海上船不滿百,兵不滿萬。」因而產生輕視。及至鄭經東來,派遣協理柯平到福州報命,耿精忠卻輕視其兵答以:「世藩來甚善,各分地自戰可也。」因此與鄭經構成仇隙。鄭經開始反以取得耿精忠所統轄的福建土地為經略,攻陷泉州及潮州,使耿精忠因而背腹受敵。

明永曆29年(1675)雖經吳三桂調解,雙方約好以楓亭為界,而通好。但不久,耿精忠所屬漳、汀兩州,相繼投降鄭經,鄭經不只接納,且派部將入城防守。盟約既破戰事又起,耿精忠因此兩面受敵,不得已在永曆30年(1676)降清。並且轉而配合清兵,一起攻打鄭經的部隊。鄭經當時,雖已擁有泉、潮、漳、詔、惠、汀、興、邵等八郡,但倉促組軍,軍多不堅,加上清朝以厚碌相誘,叛降者多。且戰爭範圍,已超出其原有勢力。及至耿精忠降清,轉而攻鄭,局勢逆轉。

永曆31年(1677)鄭經兵敗,所轄七府俱潰,本欲直接回師東寧,但為當地百姓號泣攀留。不得已,只得繼續留兵廈門,但所有軍事則盡委之劉國軒。劉國軒,福建武平人,原為清漳州千總。明永曆8年(1654)降鄭,漳州破。後屢建奇功,官至右武衛將軍。劉國軒有將才,常能以寡敵眾又擅遊擊戰,水陸作戰頗有斬獲,鄭經聲勢因而大漲。可惜,明永曆31年(1677)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又降清。中國局勢已定,鄭經雖有作為,亦僅閩南一隅之地。何況多年征戰糧餉不繼,明永曆34年(1680)1月,終因缺糧兵潰而退回臺灣。

三藩內鬥
檢討鄭經出師7年,失敗原因,固然「三藩之亂」起首吳三桂,本為誅殺明永曆帝元凶。故末能高舉反清復明之大旗。何況明永曆28年(1674),吳三桂先自舉國號「周」。明永曆32年(1678)又在衡州自稱為帝,改元昭武,使反清復明的意義完全不存,而鄭經也未能自舉「復明」旗幟。事實上,鄭成功當初受明朝倚重,封號雖多,卻獨以「招討大將軍」一職為反清復明號召,而不用「延平郡王」,應是受當時日本幕府大將軍治國之影響。當時雖有日本天皇在京都,但皆有名無實,所有行政及兵權,皆掌握在慕府將軍手中,將軍所為,諸臣毫無置啄餘地。鄭成功時,因明永曆帝在雲南,無法親自督軍,尚無可議。且永曆 12年(1655)亦受命設六官。一切所為,皆無超出君臣禮法。永曆帝死後,照例,應舉在臺明朝遺孤為帝才是正道。當時楊英等建議:
「皇上既然被難,理應掛孝,去朔(去掉永曆聖號)。」鄭成功則答以:
「路途遙遠,莫可耳聞,事跡涉疑,今若以譌傳妄舉,倘後來聖駕若在,則將奈何?仍尊朔號,候有日西向詢其的確,然後佈告中外,推有德者立之。」(二六三210頁)鄭成功不久即逝世,繼位的鄭經,雖知帝已殁,惟恐兵權旁落,則以奉永曆帝為正朔,繼續其帝號,使皇位成為虛懸,所有權力仍在鄭經手中。

所以鄭經出師東征,據有泉州及潮州。由於兵員日多,於永曆28年(1674)底亦設六官,向各州徵稅。但過去,鄭成功設六官,其文書僅稱「卑職」。至鄭經,文武官員具啟則稱「臣」(一七○44頁),而明寧靜王尚要向其繳納田賦,自立為帝用意尤明。所以此次出兵,不僅出師無名,而且鄭經所為,不以統轄中國為職志,配合三藩之進軍,謀合中原。僅以與耿精忠私人恩怨為藉口,繼續經營其祖父兩代,所遺留之閩、粵沿海諸地,格局不宏。且成為三藩起義之拖累,挖其牆角,致使耿精忠不支而降清。懷恨再攻鄭經,其激烈尤如喪考妣,可見恨鄭經之深。也是種下鄭經失敗的原因。明永曆 34年(1680),東征失敗後的鄭經,回到臺灣意志消沉,終日飲酒逸樂,不理國事,終於明萬曆35年(1681)初,卒於臺南承天府,得年也是39歲。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