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2005)6月衛星有線電視從 88年(1999)發照以來,根據《衛星廣播電視法》六年一換又到換照時候,全台換照 83台, 13台放棄換照,一台未及送審,總計須審照69台。其中含7台二十四小時播放的新聞台,除中天未到期外,其餘七家全須送審。
新聞局早在四月開始,針對換照派人到電視台「考察」,發現新聞和綜合頻道過多,同時部份媒體重播率太高,廣電處長吳水木表示:「無法通過審核的頻道數可能多達十個。」引起業者譁然,因動輒數億元投資,豈可讓官方說關就關,必會運動許多「高層」勢力,成為廣電改革的障礙。但新聞局長姚文智仍堅持改革,他說「審查一定會有結果。」
事實上對於臺灣媒體,社會上早有不滿聲音。像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兒童福利聯盟、以及媒體改造學社都要求新聞局不應「有換即發」,應嚴格把關,當國會都要求委員減半時品質低落的電子媒體也應減半,重整有線電視新聞頻道秩序正是時候。6月30日《中國時報》採訪他們,並報導:
「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指出,電子媒體亂象叢生,緋聞和自殺充斥,排擠更重要的社會議題,儼然成為最嚴重的『汙染源』。甚至誤導學童價值觀,老師的教導比不過電視引誘;瘦身減肥及各式消費新聞塞滿時段,以致兒童小小年紀就想打工賺錢,滿足消費者慾望。新聞局應藉換照,拿出魄力嚴格把關。」接著又報導:「淡大傳播系教授魏玓抨擊,國內二十四小時新聞頻道有八家,以臺灣兩千三百萬人口,相對美國和英國各僅三家新聞台,臺灣電視的新聞報導確實驚人,且品質十分低劣,大量炒作腥羶色,錯誤烏龍新聞也不斷出籠。」
魏玓又說:「多年來民間反彈聲浪不斷,卻絲毫沒有改善,藉換照審查,新聞局應該『硬』起來,參照民間社團評鑑和監督結果,撤除劣質新聞頻道執照,敦促電子媒體往正面的方向發展。此次發起『媒體減半』運動,不是針對特定對象,更反對官方介入新聞自由,而是希望新聞局能遵照審議委員決議,作為媒體改革第一步」。至於閱盟執行長林育卉的意見,《中國時報》也記載:「林育卉指出,為捍衛公眾媒體的閱聽消費權,閱盟和媒改社將聯袂拜會新聞局長姚文智,希望新聞局能硬起來,把握電子媒體換照時機,做結構性改革,同時也希望獲得立法院支持,讓社會大眾擁有不被騷擾,和免於恐懼的閱讀環境。」
從《中國時報》的報導,可知改革媒體是全民期望,但說歸說,當新聞局真要改革時,就會遇到很大麻煩,像大眾傳播系助理教授柯舜智所說,媒體會質疑新聞局,「審核標準是否公正客觀」、「審議委員是否專業獨立,不受政治力影響」等問題,而且社會大眾也會以「新聞局本身就是個政治機構,如何說服大眾說它是客觀超然」,還有「新聞局說要減半的立論,和法源依據在那裏?」等。此外,「新聞局換照決策的考量是為了政治?方便管理?還是為健全電視產業發展?或僅為閱聽大眾的收視權益。」這些質疑都會成為阻力。
果然新聞局 7月 31日公佈,自稱新聞台被核記處罰達23次,新聞節目只有百分 59的「東森新聞S頻道」。被質疑重播率過高且財務不健全的「龍祥電視台」。被開罰 22次,一再質疑同性質節目的台藝、國衛都可過關,為何它不能的「蓬萊仙島」、以及兒童不宜的「彩虹頻道」、到了夜晚會穿插 0204廣告的「歐朋衛星電視台」,以及「CASA」、及「華爾街財經台」等7台未通過換照,這些電視台都被要求須在8月3日停止營運。
這次處罰名單下來,果然引起社會爭論,財力雄厚的「東森新聞S台」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遞狀,被撤照的各台也紛紛表示不服。國民黨主席連戰也出面批評,他說「這次有線電視換照,為民主自由歷史創下莫大的汙點,不容易彌補」。他說:「為今之計,是通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法案」,連戰還要為政者將心比心,他指著民進黨說:「要媒體不要政權,講得出來就要做到」。而親民黨也說, 9月 25日等國家通訊傳播法協商期限期滿,將與國民黨合作要求逐條表決。對於國親兩黨的決定,行政院長謝長廷和台聯都表示歡迎,謝長廷更說:「支持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趕快成立,因為成立NCC就是避免政治力的介入,但NCC不應以政黨比例組成,因為政黨比例就是政治力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