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口若包含其中陸續歸化的「土番」,以及原有的「土著生齒日繁」計算,每50年才1倍的自然繁殖率計算,繁殖速度甚低,可以證明臺灣人口仍以本土居多。雖然光緒元年(1875)發生日軍攻打南臺的「牡丹社事件」,清朝始發現臺灣地位重要,內山未墾者多,企圖以「開山撫番」將全台納入版圖,於是廢止三禁招人開墾。但從中國來臺人數寥寥無幾,後山地區猶為北部招來的臺民所開墾。而平埔族為圖生存,也延續明鄭的統治,以及清朝有意無意的漢化政策,不停的漢化。
即使如此,到光緒年間其人口已是稠密,光緒12年(1886),也就是臺灣建省的前一年,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曾為臺灣建省經濟困難,須福建省贊助,奏請朝廷暫緩建省建議,其奏言:
「以臺灣所出財賦,較之貴州、新疆有餘。惟沿海八縣之所有土地,番居其六、民居其四。
遠隔海外,有事之時,全恃閩省為根本,聲氣聯絡,痛癢相關,以助孤危之境。」
(二六九262頁)
這篇奏章當然無法改變清廷的決定,臺灣於光緒13年(1887)建省。
但從文中看出,當時末漢化平埔族,沿海八縣仍佔 60%,近山則全為原住民無異。
而劉銘傳的奏摺內容是有根據的。
同治4年(1865)英國基督長老教會來臺宣教,陸續來台宣教士有馬雅各醫師、李庥牧師、甘為霖牧師、巴克禮博士等人,
直到光緒元年(1875)宣教已10年,在臺南、高屏、嘉義一帶人口稠密區建立教會。
然而《臺灣教會公報》607號,巴克禮博士卻親手寫著:
「我巴克禮牧師,在1875年來到臺南府城北側的教會,直到那時為止,
臺南府城所屬教會的信徒,全部是山胞(平埔族),其中沒有一個漢人。」(二六八 168頁)
同治 11年(1872)來到臺灣,後來陸續在臺灣北部建立 60間教會,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也自稱在宜蘭平原創立 18間教會,全部是平埔族人。可見清末臺灣平埔族人口猶多,可惜到光緒 21年(1895)日本侵台,其間沒有多久,調查全台平埔族人口都已不見,而到昭和 10年(1935)僅賸 5萬 7千多人,可見其間漢化之激烈,因疑懼日人藐視番民,同時為提高地位,遂利用改朝換代機會,全變為移民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