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日本早期在台教育

為了教導臺灣9成以上不識字的人,臺灣總督在未登陸前,就任命後來成為臺灣第 9任總督伊澤多喜男的大哥,也是信濃國高遠藩士出身的伊澤修二為學務部長先來台考察。他隨軍一入台北城後,就在大稻埕設置學務事務所,不久後遷至芝山巖,委任楫取道明等六位教師正式開學。不料卻在明治 29年(1896)元旦,發生日本舉國震驚的「芝山巖事件」。
這件代表日本教育精神的「芝山巖事件」,是因教學所在的芝山巖,常遭抗日人士侵襲,故有學生勸他們離去,但卻被拒絕。
以臺灣既由清朝正式簽約交予日本,在台作亂即為不忠,豈可因彼等不忠,而放棄自已的教育職責。
楫取道明答以:「我等為國家而不惜生命,一旦逃走豈能盡教育者本分?」(二三○  216頁)

結果不久,就發生了彼等 6位教師和1名工友的殉難情事
( 6位教師,又稱「六士先生」,即為楫取道明、關口長太郎、中島長吉、桂金太郎、井原順之助、平井數馬以及工友小林清吉等人)。
這件事激發了日本教師為臺灣教育的殉難精神陸續來台。
後來總計共有327位教師來台。
為教育而殉職的楫取道明等人,因此成為在台日人的象徵,為紀念他們的死亡,並且建立了芝山巖神社。
伊澤修二來台後,鑑於語言隔閡,需要落實臺灣人教育臺灣人理念。
他就開始計劃設立培養臺灣人教師的師範學校。明治 32年(1899)頒佈《師範學校官制》,在台北、台中、台南同時設置師範學校。
為了大量培養臺灣人教師,明治 40年(1907),又廢止師範學校,另在國語學校內設置師範部。
同時為解決治台最令日本人頭痛的語言問題,他向樺山總督提出讓日本人學習台語的建議。
為教化臺灣人,日本人須先學台語,後來又經陸軍幕僚大塚少尉的爭取,決定凡官廳的警察學校與師範學校教師,都必先學台語。根據明治 38年(1905)調查,來台的日人已有 10%會說台語。這種現象直到昭和時代,會講日語的臺灣人漸多方才減少。從此日語才成為臺灣的共通語言。

 


:::

會員登入